本草图经-第416页-[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槟榔_中药方集
 
本草图经 - 第416页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槟榔
】 【繁体
\r槟榔\ph344.bmp\r,生南海,今岭外州郡皆有之。大如桄榔,而高五、七丈,正直无枝,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叶生木巅,大如头,又似甘蕉叶;其实作房,从叶中出,旁有刺若棘针,重叠其下;一房数百实,如鸡子状,皆有皮壳,肉满壳中,正白。味苦、涩,得扶留藤与瓦屋子灰同咀嚼之,则柔滑而甘美。岭南人啖之,以当果实。其俗云∶南方地温,不食此无以祛瘴。其实春生,至夏乃熟,然其肉极易烂,欲收之,皆先以灰汁煮熟,仍火焙熏干,始堪停久。此有三、四种∶有小而味甘者,名山槟榔;有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最小者名子。
其功用不说有别。又云尖长而有紫纹者名槟,圆而矮者名榔。槟力小,榔力大。今医家不复细分,但取作鸡心状,存坐正稳,心不虚,破之作锦纹者为佳。其大腹所出,与槟榔相似,但茎、叶、根、干小异,并皮收之,谓之大腹槟榔。或云槟榔极难得真者,今贾人货者多大腹也。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大腹皮 下一篇[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栀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