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第1053页-[卷第十六] 醍醐_中药方集
 
证类本草 - 第1053页
[卷第十六] 醍醐
】 【繁体
味甘,平,无毒。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性冷利,功优于酥。生酥中。
唐本注云∶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抨(普利切)炼贮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陶云黄白为饼,此乃未达之言。(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一说∶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者,是也。日华子云∶醍醐,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
图经文具牛黄条下。
陈藏器性滑,以物盛之皆透;唯鸡子壳及其葫瓢盛之不出。雷公云∶是酪之浆。凡用,以绵重滤过,于铜器中沸三、两沸了用。食疗平。主风邪,通润骨髓。性冷利,乃酥之本精液也。
圣惠方∶治中风烦热皮肤瘙痒。用醍醐四两,每服酒调下半匙。食医心镜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不止。好酥五斤熔三遍,停取凝,当出醍醐,服一合瘥。又方∶主补虚,去风湿痹
醍醐二大两,暖酒一杯,和醍醐一匙服之。
衍义曰∶醍醐,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酪面;酪面上,其色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虽如此取之,用处亦少。唯润养疮痂最相宜。
Tags:《痹气》 《心热》 《中风》 《烦热》 《皮肤瘙痒》 《肺病》 《咳嗽》 《湿痹》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十六] 马乳 下一篇[卷第十六] 酪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