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第1493页-[卷第二十八] 水苏_中药方集
 
证类本草 - 第1493页
[卷第二十八] 水苏
】 【繁体
\r水苏\pd536.bmp\r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音祖),一名芥苴(七余陶隐居云∶方∶药不用,俗中莫识。九真辽远,亦无能访之。唐本注云∶此苏生下湿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齐、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吴会谓之鸡苏。主申吐血紫白挪碎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可烧作灰汁及以煮汁,洗头令发香,白屑不生。又,收讫酿酒及渍酒,常服之佳。日华子云∶鸡苏,暖。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又名臭苏、青白苏。
图经曰∶水苏,生九真池泽,今处处有之。多生水岸旁,苗似旋覆,两叶相当,大香馥,青、济间呼为水苏,江左名为荠,吴会谓之鸡苏。南人多以作菜。主诸气疾及脚肿。江北甚多谓鸡苏、水苏是两种。陈藏器谓荠自是一物,非水苏。水苏叶有雁齿,香薷气辛,荠叶上有毛,稍长,气臭。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除胃间酸水,亦可捣敷蚁。亦有石上生者,名石荠,紫花细叶,高一、二尺,味辛,温,无毒。主风血冷气煮汁服,山中人多用之。
梅师方∶治吐血及下血并妇人漏下。鸡苏茎、叶煎取汁,饮之。又方∶治鼻衄血不止。
生鸡苏五合,香豉二合,合杵研,槎如枣核大,纳鼻中,止。又方∶卒漏血欲死,煮一升服之。
衍义曰∶水苏,气味与紫苏不同,辛而不和,然一如苏,但面不紫,及周遭槎牙如雁齿,香少。
Tags:《下气》 《口臭》 《恶气》 《神明》 《吐血》 《头风》 《中风》 《肺痿》 《崩中》 《带下》 《漏下》 《鼻衄》 《气味》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二十八] 香薷(音柔) 下一篇[卷第二十八] 苏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