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治法心要-第13页-[卷一] 郁(第十一)_中药方集
 
丹溪治法心要 - 第13页
[卷一] 郁(第十一)
】 【繁体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身万病皆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症加入诸药。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余仿此。气郁用香附横行胸臆间,必用童便浸,否则性燥,苍术下行,米泔水浸。湿郁用赤茯苓、苍术、抚芎、白芷。痰郁用海石、香附、南星、姜汁、栝蒌。热郁用青黛、香附、苍术、抚芎、栀子炒。血郁用桃仁去皮、红花、青黛、香附、抚芎。食郁用苍术、香附、山楂、神曲,针砂醋制七次,研极细。春加抚芎;夏加苦参;秋冬加茱萸。越鞠丸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炒)栀子(炒)各等分,末之为丸。一方治气郁食积痰热用∶香附(一两)黄芩(一两)栝蒌贝母南星神曲山楂(以上各一两)风硝(三钱)上为丸服。一方治气郁∶白芍药(一两半)香附(一两)生甘草(一钱半)上末之糊丸,白术汤下。一方治抑气∶白芍药(一两半)香附(一两半)贝母炒黄芩(各五钱)生甘草(三钱)上丸服之。一妇人,体肥气郁,舌麻眩运,手足麻,气塞有痰,便结,凉膈散加南星、香附、台芎开之。东垣流气饮子,治男子、妇人一切气喘浮肿、腹胀。气攻肩胁,走注疼痛,用紫苏、青皮、当归、芍药、乌药、茯苓、桔梗、半夏、甘草、黄、枳实、防风、槟榔、枳壳、大腹皮,上俱用姜汁制,焙干各半两。心脾疼入菖蒲;妇人血虚入艾;五膈气入陈皮少许。戴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所以传化失常,而六郁之病见矣。郁气者胸胁疼;湿郁者,周身疼,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痰郁者,动则气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昏瞀,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左寸脉和平,寸脉紧盛。苍沙丸调中散郁∶苍术(四两)香附(四两)黄芩(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姜汤下三十丸,食后服。
Tags:《开提》 《气郁》 《米泔水》 《热郁》 《越鞠丸》 《等分》 《白术汤》 《肥气》 《舌麻》 《凉膈散》 《气喘》 《浮肿》 《血虚》 《六郁》 《寸口》 《炊饼丸》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 伤风(第十二) 下一篇[卷一] 火(第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