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渔斋医话-第46页-[第二种\橘旁杂论下卷]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_中药方集

TOP

 
友渔斋医话 - 第46页
[第二种\橘旁杂论下卷]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
】 【繁体
医贵集大成,而秦越人过洛阳为老人医,入赵为带下医,入秦为小儿医。又似入国问境,因地制宜者。我邑唐介庵先生,抱性慈浓,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着名。凡士夫与穷巷僻乡,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竟为大黄之名掩矣。先生遇表症则汗之,虚则补之,寒则温之,亦何尝执大黄而疗人之疾哉!乃人过欲下之症,延先生耳,非先生之偏用大黄也!先生之品,堪师堪拜,遇贫苦有疾,邀一次,下日自来;数里之内不坐船,常佩纸笔墨砚,暨一囊钱。诊视后,随取写方,不待假诸邻也。嘱服几剂,即将钱数置案头,够药炭之需。常见一家,深秋尚眠竹簟,曰∶不宜,盍勿易草席?答言∶乏钱。先生归,令一价持席往。又一邻人手艺营生,积银十两,常置卧所。一日忽不见,遂病,医药终无效。先生知其情,袖银如数,诊脉时潜置于枕席间,病患一旦复得,喜悦而病瘥。后皆知先生所为,纠而还之,终无德色。先生初无子,其室人当天癸已绝之年,忽然怀妊生子,奇矣!非先生盛德之感,有是理乎?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二种\橘旁杂论下卷] 医不治老.. 下一篇[第二种\橘旁杂论下卷] 古今药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