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渔斋医话-第134页-[第五种\证治指要一卷] 阴暑阳暑_中药方集
 
友渔斋医话 - 第134页
[第五种\证治指要一卷] 阴暑阳暑
】 【繁体
暑有阴阳二种,不可不辨也。人之处于凉亭水榭,日受风凉,喜啖爽口冷茶,阳气闭塞,其病恶风热壮,少汗脉沉滞,或腹痛吐泻,此夏月之阴症也,不可谓之伤寒,乃名之为阴暑。前人治此等症,大顺散理中汤,轻则胃散。予嫌其姜、桂之性太烈,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亦为要紧。乃制一方,名胜湿和中汤,苏叶、(恶寒用之。)半夏、茯苓、陈皮、炙草、(四味为二陈消痰胜湿)浓朴、神曲,(温中消导。)若果指甲灰色,方可加淡附子、干姜各数分。阳暑途行浅舍,劳逸虽殊,其受病则同。暑邪无形,从口鼻吸受,暑伤人气分,故气短脉虚;暑先伤心,故心烦少寐多汗,(心主液。)或身热,四肢无力,渴思冷冻饮料,小便赤秽,虽六脉虚细,总宜清暑利湿,滑石、淡竹叶、芩、连、茯苓、苡仁之类,皆可选用,佐以补气之品,人参白虎,清暑益气等汤,俱可参用。
一邻氏子年十三四,面白体弱。时当中伏,出就外敷,昼景赫赫,人多汲饮井泉,邻子亦饮两觥,即不能到塾,目瞪神呆,恹恹卧榻。其父兄延人刺少商穴,出紫血些微,续服痧药,至下日辰刻,邀予视之。六脉已绝,指甲尽作灰色。予曰∶此伏天中寒之症,所谓阴暑也,若服附子理中汤,或可救,今则无及矣。过午而殁。一人途行归家,腹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此为干霍乱,一名搅肠痧,宜用炒盐沃汤,待温饮而探吐;或用瓷盘蘸香油遍刮胸背,脏腑气通,能吐能泻。即属无妨。其人不知治法,服老姜汤一碗而毙。此中阳暑也。
Tags:《恶风》 《阴暑》 《大顺散》 《理中汤》 《平胃散》 《恶寒》 《消痰》 《中消》 《阳暑》 《短脉》 《心烦》 《清暑利湿》 《痧药》 《中寒》 《附子理中汤》 《霍乱》 《脏腑》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五种\证治指要一卷] 泄泻 下一篇[第五种\证治指要一卷] 温疫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