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医案-第24页-[卷三] 泄泻_中药方集
 
吴鞠通医案 - 第24页
[卷三] 泄泻
】 【繁体
陶四十五岁乙酉年四月十五日久泄脉弦,自春令而来,古谓之木泄,侮其所胜也。
柴胡(三钱)猪苓(三钱)生姜(五钱)姜半夏(五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三枚,去核)泽泻(三钱)广陈皮(三钱)茯苓块(五钱)桂枝(三钱)十九日泄泻已减前数,加∶苍术(三钱)前后共计服十三帖全愈。
五月初六日前曾木泄,与小柴胡汤十三帖而愈。向有粪后便红,乃小肠寒湿之症,现在脉虽弦而不劲,且兼缓象,大便复溏,不必用柴胡汤矣,转用黄土汤法。
灶中黄土(四两)黄芩炭(二钱)熟附子(三钱)茯苓块(五钱,连皮)炒苍术(五钱)广皮炭(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二日湿温五泄,先与行湿止泄,其粪后便红,少停再拟。
猪苓(五钱)苍术(四钱)泽泻(五钱)茯苓(六钱连皮)桂枝(五钱)苡仁(五钱)广皮(四钱)广木香(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以泄止为度。
八月初六日胃不开,大便溏,小便不畅,脉弦。
猪苓(三钱)白蔻仁(二钱)泽泻(三钱)生苡仁(五钱)茯苓皮(五钱)广皮(二钱)姜半夏(三钱)柴胡(一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陆二十七岁乙酉年五月十九日六脉弦细,面色淡黄,泄则脾虚,少食则胃虚,中焦不能创建,安望行经,议先与强土。
藿香梗(二钱)广皮炭(钱半)广木香(钱半)白蔻仁(一钱)云苓块(三钱)苏梗(钱半)苡仁(二钱)姜半夏(三钱)益智仁(一钱)煮三杯,分三次服,七帖。
二十八日右脉宽泛,缓也。胃口稍开,泄则加添,小便不通,加实脾利水。
猪苓(三钱)泽泻(三钱)茯苓(五钱)苡仁(五钱)六月十八日前方服十四帖,泄止,胃稍醒,脘中闷,舌苔滑,周身痹痛,六脉弦细而沉,先与和中,治痹在后。
桂枝(三钱)防己(三钱)益智仁(钱半)藿香梗(三钱)杏仁(三钱)苡仁(五钱)姜半夏(五钱)白蔻仁(二钱)广皮(三钱)煮三杯,分三次服。
王三十五岁渴而小便后淋浊,此湿家渴也,况舌苔黑滑乎,议《金匮》渴者猪苓汤法。
但前医大剂地、萸、五味、麦冬、龟胶等,纯柔粘腻补阴封固日久,恐难速愈。戒猪肉介属滑腻。
猪苓(六钱)萆(六钱)泽泻(五钱)初五日渴而小便短,便后淋浊,与猪苓汤法,小便长而淋浊大减,渴止舌黑苔退,惟肩背微有麻木酸楚之象。是脏腑之湿热已行,而经络之邪未化也。与经腑同治法。
生石膏(八钱)云苓块(五钱,连皮)晚蚕砂(三钱)杏仁(四钱)广皮(钱半)通草(一钱)防己(二钱)萆(四钱)生苡仁(四钱)桂枝(三钱)黄柏炭(钱半)
Tags:《泄泻》 《柴胡汤》 《小肠》 《寒湿》 《湿温》 《五泄》 《胃虚》 《小便不通》 《舌苔》 《湿家》 《猪苓汤》 《五味》 《黑苔》 《脏腑》 《经络》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 痘症 下一篇[卷三] 淋浊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