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山堂类辩-第页-[卷上] 音声言语论_中药方集
 
侣山堂类辩
[卷上] 音声言语论
】 【繁体
音声者,五音之声嘹亮而有高下者也。语言者,分别清浊字面,发言而有语句者也。土者,其数五。五者,音也。故音主长夏,是音声之发于脾土,而响于肺金也。在心主言,肝主语。心开窍于舌,舌者音声之机也。肝脉循喉咙,入颃颡。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肝心气和,而后言语清明也。然又从肾间动气之所发,故肾气虚者,音声短促,上气不能接下气矣。是以发言歌咏,出于五脏神之五志,故有音声而语言不清者,当责之心肝。能语言而无音声者,当责之脾肺。能言语、音声而气不接续者,当责之两肾。闻乃四诊之一,不知音声之原委,又安能审别其病情乎!(《脉要精微论》曰。声如从室中言者,是中气之湿也。)
Tags:《心主言》 《心开窍于舌》 《喉咙》 《颃颡》 《心气》 《肾间动气》 《气虚》 《上气》 《下气》 《五脏》 《五志》 《四诊》 《中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 望色论 下一篇[卷上] 识脉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