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伯医案论-第22页-芦墟东茜墩陈_中药方集

TOP

 
曹仁伯医案论 - 第22页
芦墟东茜墩陈
】 【繁体
夏问伏暑,直至秋末而发,亦云晚矣。晚则其道远,其气深,横连于膜原,外发于阳明
所以初发之时,仅见蒸热,难得汗泄,而不能解。今已二十日矣,曾经化火,发渴发干,阴分必伤。伤阴化燥,本属暑邪见症,而况阳明中土万物所归,尤易化火伤津者乎?然阳明化火伤津,不过清之养之而已,尚可有为。无如所患之症,火内挟饮食之积,结而不开,盘踞小肠,上升则口糜,下注则便泄,泄还不已,转而为痢,其色黄而带灰白,便则多痛,以昭邪盛则实之意焉。设使胃家气旺,肾脏不虚,而用攻克之剂,尚可以胜其任者,原为幸事然,而饮食不思,神情困倦,面白带青,肌肉暗削,小便不多,少阳阳明两经之正气索然,津液先涸,须急补助,已恐鞭长莫及也,岂能再用攻克?诊得右脉弦数,左脉细小。细小为虚,弦数为实,虚中有实。法补实则碍虚,补虚又碍实,用药实为两难。惟有猪苓汤一法,最为瘀后伤阴所合。然下焦可治,而中焦之结者、肝阴之亏者,仍未得以兼治,参入六一散方,佐以芍药甘草汤,为一方而三法备焉之计,以冀弋获。否则悠悠而脱矣。候诸高明先生政之。
猪苓阿胶赤苓泽泻红曲甘草芍药滑石取荠菜花(一两)荸荠(四个)海蜇(一两)煎汤代水。
Tags:《阳明》 《化火》 《伤阴》 《伤津》 《小肠》 《口糜》 《白带》 《少阳》 《正气》 《津液》 《猪苓汤》 《肝阴》 《六一散》 《芍药甘草汤》 《三法》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 下一篇未录住址姓氏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