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轩医案-第页-[初集] 方咏葭兄伤寒转疟并论胎疟病因_中药方集
 
程杏轩医案
[初集] 方咏葭兄伤寒转疟并论胎疟病因
】 【繁体
咏兄先天不足,形瘦质弱,夏夜贪凉,醉而使内,邪乘虚伏,交秋病发。初诊脉细肢冷,舌白面青,畏寒不热,腰痛无汗,方订附子理阴煎。服后夜发壮热,次日复视,谓其尊人曰∶令郎病候,乃夹阴伤寒,势防内陷,药当温中托邪,冀其云蒸雨化。令守原方。服至六日,病犹未减,举家忧甚。予曰∶正亏邪重,未易驱除,日来证未变幻,即为见效,须过二候,方望转机。方内加入参枸杞杜仲,一意照顾真元,毫不杂投标药。届期得汗热退,渠家以为病愈,是晚复发寒热。诘朝往视,予曰∶疟作矣。咏兄曰∶疟疾吾生平未曾患过,恐其缠绵,恳为截之。予曰∶子病乃极重伤寒,赖温补诸剂,守住三阴门户,不使内陷。经言少阳为枢,今未净之邪,得从少阳转枢而出,乃佳兆也,乌可言截。于是早进八味丸,晚服补中益气汤,十数发才止。予曰∶慎之防复。旬日后疟果复,更用养营汤,吞八味丸乃愈。按胎疟一证,诸书鲜有言及,患者多至淹缠,轻则月余,重则数月,治不如法,或成虚劳,或变肿胀,即质实之人,亦累成疟母,为终身之患。且常疟有不入阴,胎疟每多入阴,常疟愈后少复,胎疟愈后多复。又究此病淹缠之故,想由经隧路径生疏,故邪不易出耳。续阅《会心录》云∶常发疟者,邪从毛窍熟径而出,其愈易。若胎疟则隧道少疏通之机,毛窍非熟由之路,其愈难,乃知昔贤之言,先得我心矣。再按其证,似与痘疹相类,人生皆不能免。夫人禀父母之精血以成形,其所以必患痘疹者,盖因淫火种于有形之先,发于有生之后,不识胎疟之因,果何所本耶,录中惜未详及。或谓此乃胎中感受风邪,故名胎疟,是说予未之信。
Tags:《畏寒》 《腰痛》 《无汗》 《附子理阴煎》 《壮热》 《病候》 《内陷》 《寒热》 《疟疾》 《三阴》 《少阳》 《八味丸》 《补中益气汤》 《养营汤》 《虚劳》 《肿胀》 《疟母》 《经隧》 《精血》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初集] 闵方田兄初患少阴伤寒喉痹.. 下一篇[初集] 曹德酬兄乃郎水肿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