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名医类案-第页-[卷三十五(外科)] 脓疥_中药方集
 
续名医类案
[卷三十五(外科)] 脓疥
】 【繁体
苏颂曰∶黔人治疥癣遍体诸药不效者,生取白花蛇切断,以砖烧红,沃醋,令气蒸,置蛇于上,以盆覆一夜,如此三次,去骨取肉,以五味令烂,顿食之。瞑睡一昼夜乃醒,疮随皮便退,其疾便愈。(《本草纲目》)张子和曰∶货生药焦百善云,有荛夫来买苦参,欲治疥,不识药性缓急,但闻人言可治,浓煎一碗服之。须臾,大吐痰涎一盆,二三日,疥作痂矣。
潘埙曰∶予蔓孙患脓疥三年,身无完肤,下体尤甚,内治外治,百无一效。乃治制一方,名和中固气汤,以苍术一钱燥湿,白术一钱固脾,黄一钱实腠理,升麻八分、柴胡一钱引清气,元参八分散上焦火,芩、连各七厘清中焦火,黄柏七分伏下焦火,归身一钱养心血,甘草、陈皮、人参各五分调中气。煎服存渣,加白蒺藜、金银花煎洗,十数剂而全愈。(楮记室)姚应凤诊一人,遍体发小疥如粟。应凤曰∶是名净海疮,不治生,治死。其人不信,治之死。
(《钱塘县志》)元希声侍郎治卒发疥秘验方∶锻石随多少,和醋浆水调涂,随手即减。一法用锻石炒红,出火气,香油调敷。
薛立斋治稽勋李龙冈,患疥,腿足为甚,日晡益,口干作渴,小便频赤。此肾经虚热,用补中益气汤、五味丸而痊。
一儒者善嚏,患疥,以为内有湿热,腠理不密,外邪所搏也,与补中益气汤加白芷、川芎治之。
不从,自服荆防败毒散,痛处发肿,小便赤涩。此肺肾阴虚,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麦冬而愈。
一儒者患疥,误用攻伐之剂,元气虚而不能愈。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其疮顿愈。又因调养失宜,日晡益甚,其腿日肿夜消,以为气血虚而有热,朝用补中益气,夕用加味逍遥而愈。
一男子时疫愈后,所患如前,用前药补养而愈。有同患,用砭法出血而死。此因阴虚血热,色黑作痒也,何乃反伤阴血哉?一妇人疥久不愈,食少体倦。此肝脾亏损而虚热,先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炒栀,元气渐复,更以逍遥散而愈。若复闻谵语,此热入血分,用小柴胡汤加生地治之。血虚者,四物合小柴胡汤。热退却,用逍遥散,以补胃生阴血。或有寒热如疟,亦治以前药。
一妇人患疥作痒,脓水不止,脉浮无力,以消风散四剂少愈。更以四生丸,月余而平。
一男子痒少痛多,无脓水,以芩、连、荆、防、山栀、薄荷、白芍、归梢,治之而愈。
一男子患疥痛,发热,脉浮数,以人参败毒散,四剂少愈。更以当归饮子,数剂而愈。
一男子患疥痛,寒热便秘,脉数有力,以防风通圣散,二剂少愈。更以荆防败毒散加黄芩、山栀,四剂而愈。
一妇人患疥作痒,午后尤甚,以当归饮子,数剂少愈。更以人参、荆芥,数剂而安。
薛立斋治一男子,患疥久不愈,搔起白屑,耳作蝉声。以四生散,白附子、黄、独活、蒺藜,数服痒止。更以当归饮子,数剂而痊。
一男子患疥,下体居多,痛,日晡尤甚,腿腕筋紫而胀,脉洪大,此血热而然也。就于紫处刺去瘀血,以四物汤加芩、连、地骨皮、柴胡,四剂而安。患在上体,若臂腕筋紫胀,亦宜刺去其血,以前汤加柴胡、黄芩即愈。
一男子搔痒成疮,日晡痛甚,以四物加芩、连、荆、防,数剂而止。更以四物加蒺藜、首乌、黄,二十剂而愈。
智化寺一僧,病疮疥,自用雄黄、艾叶等药,燃于被中熏之。翌日遍身肿,皮破出水,饮食不入,投以解药不应而死。盖药熏入腹内而散真气,其祸如此。
(丁丑,予举家生疮,家人亦用此方熏之,疮不愈。未几,銮儿出痘,症极凶,药不能下咽而殁,殆亦受其毒耳。)一男子患疮疥,搔破出脓水,面赤作渴,大便坚实,脉洪数,左关寸为甚,此木火相搏也。先用泻青丸料煎服,热势顿减。又用栀子柴胡散、加味逍遥散而疮愈。
一儒者遍身生疮,搔痒,脓水淋漓。自知医,服八珍、荆防之类,益甚。脉洪大,按之无力,谓此气血虚热也,用八珍汤加丹皮治之而愈。继娶后,两足生疮,久不愈,尺脉数而无力,用地黄丸、八珍汤而痊。
一男子患疥,干痒作痛,以芩、连、荆、防、山栀、薄荷、白芍、归梢,治之而愈。
蒋仲芳治一僧,初患疥,自以水银、蕲艾熏之,遂喘息胸满,遍身浮肿。或投五皮饮,不效。投椒目、大黄等,喘肿愈甚。曰∶气道皮肤,肺气热也。复以火熏,火毒伤肺,遂失降下之令,气道塞,水道闭,喘息溺涩,浮肿之所由来也。今复推荡,阴血又伤,若非童真,难免于死矣。以麦冬、黄芩、山栀、桑皮、花粉、滑石、木通、灯草与之,四剂而愈。(薛案∶有一僧,亦用熏法致死。)胡氏子年二十余,生脓窠已一年,服药无算,长卧床席,二三日间,昏晕数次。入其室,秽气盈溢,脓血痛苦,仰卧不能转侧,两手背皆疮,不能诊候。问其饮食恶心否?云∶尚可饮食。曰∶胃气在,可生也。即以黄、白术、当归、甘草、广胶为主,佐以银花、浮萍,煎之以酒,六剂疮愈大半,二十剂而全愈。
姚氏妇有子,而胸乳肥疮如桃,背及下半身俱满,异痛异痒,脓血淋漓,已经三月,不时寒热,渐作恶心。蒋曰∶病急矣,但喜其日未久,因乳子气血骤虚,因多卧而饮食不运也。亦以前方加黄柏、连翘、陈皮、香附,外以大黄、朴硝、松香、东丹为末,少加飞盐,麻油调敷,亦不久而愈。此二人者,胡予清热消运之品,俱为日久虚弱者设也。若初起壮实者,粒如小粟而多痒,曰疥疮风热为胜,理以苦参、黄柏、荆芥、防风为君;脓泡如痘而多痛,曰脓窠,湿热居多,理宜苍术、秦艽、银花、连翘为主。俱加天麦门冬、酒炒黄芩以清肺。盖肺主皮毛肺热则皮毛有是疾也。若日久则肺虚,又宜补肺,而不宜清肺矣。此意先哲未及,故附之。
Tags:《五味》 《本草》 《外治》 《燥湿》 《腠理》 《清气》 《心血》 《中气》 《虚热》 《补中益气汤》 《败毒散》 《阴虚》 《气虚》 《血虚》 《伤阴》 《逍遥散》 《谵语》 《热入血分》 《柴胡汤》 《小柴胡汤》 《寒热》 《消风散》 《四生丸》 《发热》 《当归饮》 《防风通圣散》 《当归饮子》 《十剂》 《青丸》 《柴胡散》 《八珍汤》 《浮肿》 《肺气》 《火毒》 《恶心》 《胃气》 《肥疮》 《血淋》 《疥疮》 《风热》 《皮毛》 《肺热》 《肺虚》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十五(外科)] 癣 下一篇[卷三十四(外科)] 流注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