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第65页-[卷四\证治类]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诸脉证_中药方集

TOP

 
读医随笔 - 第65页
[卷四\证治类]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诸脉证
】 【繁体
所谓水气者,非必有形之水也,或外中于风寒,或内伤于饮食,或七情所感,脏气虚实,自相乘侮,皆是也。夫五脏皆有中寒,而入心最急,古人论之矣。亦有脾阳不足,下焦寒盛,自然心气下陷,肾气上凌,非关风寒外入者,此为内虚,其势较缓,而其本益深。又有饮食寒冷及难化之物,坐卧不动,困遏中气,自损脾阳,遂致水饮泛溢膈上,心气不得上升,卒然心大动,怔忡嘈杂呕吐大作,阴风内起,二便频泄不禁,昏厥不省人事;或无端自觉凄怆不乐,或忽然气闷,逼迫无赖,呼号求救,大喘大汗,脑痛如裂,皆心火不扬,为水所扑之验也。《内经》∶逆夏气则秋为疟,冬至重病,是心虚畏水之义也。《金匮》牡疟,徐氏正如此说。《脉经》三部动摇,各各不同,得病以仲夏,桃花落而死。此心气受伤,至次年心气当旺之时,有遇缺难过之虑也。大抵风挟寒自外入者,其气猛而急;湿挟寒自下犯者,其气沉而锐。史载之尝谓∶人之病寒水犯心者,虽治愈,亦不永年。此人世之大病,亟宜讲明者也。若诊脉见动而应指无力,其人惨淡萎顿者,凶之兆也。兹将史氏所说,条例如下∶水邪攻心气,用桂与姜壮心气以胜之。其病狂言,身热,骨节疼痛,面赤,眼如拔,而脑如脱,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凡脉之搏,以有所犯,而鬼气胜之则搏,心脉之搏,肾邪犯之也。舌卷不能言者,舌固应心,而舌本又少阴脉之所散也。治之之法,不独凉其心,而且暖行其肾。(凉字作泻字说,泻即攻也。)心脉大滑,而肾脉搏沉,以汗为心液,今心脉大滑,则水犯之,而动,故汗。(此心气先为寒水所遏,而渐透重阴者也,故脉动而有力。载之有论肾寒作喘曰∶六脉沉重而浊浑革至,如物制之,此为肾寒太过也。如物制之四字,真为动脉传神。)心脉搏滑急,为心疝;小急不鼓,为瘕。故曰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
此心气不足,血为寒邪所犯也。(凡脉之滑而搏者,皆津液壅结之故也。)元气虚弱,肾气不足,膀胱气虚,冲任脉虚,丈夫疝,妇人癃闭。其脉六脉皆动,细数而轻弦,肾脉小击而沉,膀胱涩而短。(此二节皆寒湿久结,心气渐为所抑者也。)元气虚乏,肾水极寒,发为寒战冷汗自出,六脉微细而沉。
寒邪犯心,则肾脉必击而沉,心下大动不安,甚则仆倒,宜先暖其肾,后保其心。(此心气虚而卒乘之者也。《内经》∶脉喘而坚,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故劳心太过者,火衰而水易乘之也。)湿气寒气之胜,同犯于心,心气上行,不得小便。
肾水之胜,凌犯于心。经言∶心气上行,痛留眉顶间,甚则延及胸,头痛,脑户间痛,宜暖其肾。
寒邪犯心,血气内变,伤损于中,因而下注赤白。此病世之罕有,盖伤犯人之极也。其证发热如火,头身俱痛,色如紫草,汁如胶涎,如茶脚,不急治之,杀人反掌。毒痢伤人不一,惟水邪犯心最重。凡人初患痢,先发寒热、头痛,即是寒邪犯心。(此专就痢疾辨之,即所谓下利身热者也。)案上列诸证,有缓有急,有轻有重,其脉有微细,有弦紧,有搏大滑动。大抵邪浅,犯于心气营运之部,而内感于心者,其始邪在气分,则脉弦滑;日久邪入血分,则脉细紧矣。若大邪直中心之本经,而内犯于脏,其乘心虚而侵之者,脉多细涩;其心气实而强遏之者,脉多搏大滑动也。备胪诸证,而不及悲伤不乐者;悲伤不乐,寒燥之轻邪也。
Tags:《水气》 《风寒》 《内伤》 《七情》 《脏气》 《虚实》 《五脏》 《中寒》 《脾阳》 《心气》 《下陷》 《中气》 《水饮》 《怔忡》 《嘈杂》 《呕吐》 《昏厥》 《大汗》 《牡疟》 《狂言》 《舌卷》 《舌本》 《阴脉》 《动脉》 《心疝》 《津液》 《气虚》 《任脉》 《癃闭》 《寒湿》 《寒战》 《冷汗》 《心气虚》 《心痹》 《湿气》 《头痛》 《发热》 《寒热》 《痢疾》 《直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证治类] 和解法说(与《少阳.. 下一篇[卷四\证治类] 寒湿下受直伤少阴..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