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医案-第40页-[卷五] 香港脚案_中药方集
 
丁甘仁医案 - 第40页
[卷五] 香港脚案
】 【繁体
何左湿浊之气,从下而受,由下及上,由经络而入脏腑太阴健运失常,阳明通降失司,腿足浮肿,大腹胀满,胸闷气逆,不能平卧,面色灰黄,脉左弦右濡滑,香港脚冲心重症,香港脚谓之壅疾。急拟逐湿下行。
紫苏梗(一钱五分)连皮苓(五钱)陈木瓜(五钱)苦桔梗(一钱)海南子(三钱)陈广皮(三钱)汉防己(三钱)淡吴萸(一钱五分)生熟苡仁(各五钱)福泽泻(二钱)连皮生姜(三片)二诊昨进逐湿下行之剂,大便先结后溏,气逆略平,而大腹胀满,腿足浮肿,依然如旧。面无华色,舌苔白腻,脉左弦细,右濡滑。蕴湿由下而上,由经络而入脏腑,脾胃运化无权,香港脚重症,还虑冲心之变。前法既获效机,仍守原意出入。
照前方加川牛膝(三钱)、冬瓜皮(五钱)。
三诊腿足肿略减,两手背亦肿,大腹胀满虽松,胸闷气升,难以平卧。身热不壮,口干且苦,面色无华,舌苔薄腻微黄,脉象濡小而滑。脾主四肢,脾弱水湿泛滥,浊气上干,肺胃之气,失于下降,恙势尚在重途,未敢轻许不妨。再仿五苓合鸡鸣散加减,逐湿下行。
川桂枝(五钱)福泽泻(二钱)陈木瓜(三钱)大腹皮(三钱)酒炒黄芩(八分)猪苓(三钱)川牛膝(二钱)淡吴萸(八分)连皮苓(五钱)陈皮(三钱)冬瓜皮(五钱)汉防己(三钱)生熟苡仁(各五钱)连皮生姜(三片)四诊香港脚肿势减,大腹胀满亦松,小溲渐多,水湿有下行之势。身热时轻时剧,口苦且干,面无华色,舌苔腻黄,脉象濡小而滑。浊气留恋募原,脾胃运化无权,能得不增他变,可望转危为安。香港脚壅疾,虽虚不补,仍宜五苓合鸡鸣散加减,逐湿下行,运脾分消。
前方去吴萸,加地枯萝(三钱)。
五诊肿势大减,大腹胀满渐松,小溲渐多,水湿有下行之渐。纳少嗳气,且见咳嗽,舌苔薄白而腻,脉象弦小而滑。浊气聚于募原,水湿未能尽化,太阴健运失常,阳明通降失司也。前法颇合,毋庸更张。
川桂枝(六分)泽泻(一钱五分)大腹皮(二钱)光杏仁(三钱)连皮苓(四钱)生熟苡仁(各三钱)陈皮(一钱)淡吴萸(八分)陈木瓜(三钱)连皮生姜(三片)粉猪苓(二钱)牛膝(二钱)汉防己(三钱)地枯萝(三钱)六诊肿势十去七八,胀满大减,小溲渐多,水湿浊气,已得下行,沟渎通则横流自减,理固然也。
苔腻未化,纳谷不旺,余湿未楚,脾胃运化未能如常。去疾务尽,仍守前法。
前方去地枯萝,加生白术(一钱五分)、冬瓜皮(四钱)。
赵左香港脚上冲入腹,危险之极,变生顷刻,勉方作万一之幸,破釜沉舟,迟则无济矣。
熟附子(五钱)云茯苓(八钱)陈木瓜(五钱)花槟榔(三钱)淡干姜(三钱)生白术(三钱)淡吴萸(二钱)黑锡丹(包,三钱)
Tags:《湿浊》 《经络》 《脏腑》 《太阴》 《阳明》 《浮肿》 《胸闷》 《气逆》 《舌苔》 《脉象》 《脾主四肢》 《浊气》 《四诊》 《口苦》 《募原》 《运脾》 《嗳气》 《咳嗽》 《黑锡丹》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 黄胆案 下一篇[卷五\肿胀案] 附∶肿胀概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