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医案-第57页-[卷八\外科案] 脑疽_中药方集

TOP

 
丁甘仁医案 - 第57页
[卷八\外科案] 脑疽
】 【繁体
张左正脑疽两候,疮口虽大,而深陷不起,疮根散漫不收,色红疼痛,舌质光红,脉象濡缓。气虚血亏,不能托毒外出,痰湿蕴结,营卫不从,症势重险!再拟益气托毒,和营化湿,冀其疮顶高起,根脚收缩,始有出险之幸。
生黄(八钱)全当归(三钱)抱茯神(三钱)生首乌(四钱)生潞党参(三钱)京赤芍(二钱)炙远志肉(一钱)白茄蒂(一钱)生草节(八分)紫丹参(三钱)鹿角霜(三钱)陈广皮(一钱)大贝母(三钱)外用黑虎丹、九黄丹补天丹,阳和膏。
钱左脑疽三日,红肿寒热,外邪客于风府,蕴热上乘,邪热相搏,血瘀停凝。法当疏散。
荆芥穗(一钱五分)青防风(一钱)全当归(二钱)京赤芍(二钱)大贝母(三钱)炙僵蚕(三钱)羌活(一钱)大川芎(八分)香白芷(八分)外用金箍散、冲和膏,陈醋、白蜜调,炖温敷。
二诊投剂后,得大汗,热退肿减,再用和解。
全当归(二钱)京赤芍(二钱)大川芎(八分)生草节(八分)苦桔梗(一钱)大贝母(三钱)炙僵蚕(三钱)晚蚕砂(包,三钱)丝瓜络(二钱)香白芷(六分)万灵丹(入煎,一粒)仍用金箍散、冲和膏。
柯左脑旁属太阳,为寒水之府,其体冷,其质沉,其脉上贯巅顶,两旁顺流而下。花甲之年,气血已亏,加之体丰多湿,湿郁生痰,风寒侵于外,七情动于中,与痰湿互阻于太阳之络,营卫不从,疽遂成矣。所喜红肿高活,尚属佳象,起居调摄,尤当自慎。
生黄(三钱)青防风(一钱)生草节(八分)苦桔梗(一钱)陈广皮(一钱)仙半夏(二钱)大川芎(八分)大贝母(三钱)炙僵蚕(三钱)羌活(一钱)小金丹(陈酒化服,一粒)外用金箍散,金黄散、冲和膏,陈醋、白蜜调,炖温敷。
二诊脑疽偏者较正者难治,前方连服三剂,根盘略收。疮顶高突,有溃脓之势。今症位虽偏,情势尚佳,所喜疮顶起发,胃纳健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则生,书有明文。再拟消托兼施法。
生黄(三钱)全当归(二钱)京赤芍(二钱)陈广皮(一钱)仙半夏(三钱)生草节(八分)大贝母(三钱)苦桔梗(一钱)炙甲片(一钱五分)皂角针(一钱五分)笋尖(三钱)炙僵蚕(三钱)香白芷(八分)外用金箍散、金黄散、冲和膏。
三诊叠进提托之剂,得脓甚畅,四围根盘渐收,调养得宜,生机有庆。
生黄(三钱)全当归(二钱)京赤芍(二钱)紫丹参(二钱)陈广皮(一钱)仙半夏(三钱)云茯苓(三钱)制首乌(三钱)生草节(八分)红枣(二枚)外用九黄丹、海浮散、阳和膏。
Tags:《舌质》 《脉象》 《气虚》 《化湿》 《鹿角霜》 《九黄丹》 《补天丹》 《寒热》 《邪热》 《冲和膏》 《大汗》 《灵丹》 《太阳》 《风寒》 《七情》 《小金丹》 《金黄散》 《胃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八\外科案] 夭疽 下一篇[卷七] 产后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