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第54页-[卷二] 痱与喑俳不同说_中药方集

TOP

 
研经言 - 第54页
[卷二] 痱与喑俳不同说
】 【繁体
凡辨症须于同中求异,如痱与喑俳是也。《灵》热病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是痱之名,名于四肢不收,不收则废也。《素》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注∶俳,废也。肾之络与冲脉并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中,循骨内廉及内踝之后,入足下,故肾气内夺而不顺则足废。是痱与俳之名,并名于废也。但痱为肿,喑俳则不肿,痱至喑不可治,喑俳则以喑为正,以此为异。故治痱用续命汤,而喑俳宜地黄饮子,补泻天渊已。乃《宣明方》反云地黄饮子中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此少阴气厥不足,名曰风痱。则混痱与俳,自河间始;以地黄饮子概治中风之误,自河间之混痱于俳始。
少阴不至,谓太溪脉绝,仲景原尸厥云,少阴脉不至,本此经以太溪绝为诊厥之法,故云少阴不至者厥也。河间“少阴气厥不至”六字殊误,气厥正是至,何云不至也?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 癫说 下一篇[卷二] 三消说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