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第232页-[卷第十] 咳逆上气呕吐方四首_中药方集

TOP

 
外台秘要 - 第232页
[卷第十] 咳逆上气呕吐方四首
】 【繁体
《病源》五脏皆禀气于肺,肺感微寒则成咳嗽也。寒搏于气,气聚还肺,而邪有动息,邪动则气奔逆上,气上则五脏伤动,动于胃气者,则胃气逆呕吐也,此是肺咳,连滞气动于胃而呕吐者也。又有季夏脾王之时,而脾气虚不能王,有寒气伤之而咳嗽者,谓之脾咳,其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膊背,甚则不可动,动则咳发。脾与胃合,脾咳不已,则胃受之。其状咳嗽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是也。凡诸咳嗽甚则呕吐,各随证候知其腑脏也。(出第十四卷中)《深师》疗咳嗽上气,喉咽中腥臭,虚气搅心,头痛眼疼,耳中嘈嘈,风邪毒注天行,食不生肌,胸中隔塞,呕逆多唾恶心,心下坚满,饮多食少,疗疰并淋。通气丸方。
胶饴(五斤)蜀椒(二升汗)乌头(七分炮)桂心(六分)大附子(五枚炮)干姜人参(各四分)杏仁(一升)天门冬(十分)蜈蚣(五节去头,炙)上十味,末之,捣杏仁作膏,稍稍纳药末捣千过,烊胶饴,乃纳药中,搅令调和。合如半枣一枚,日六七,夜二三服,令胸中温为度。若梦与鬼神交通及饮食者,全用蜈蚣。食不消者,加杏仁五合;有虚气,少腹急,腰痛,加天门冬、杜仲;有风,加乌头二枚、附子一枚,立夏后勿加也;有留饮,加葶苈子一两熬,末之。忌猪肉、冷水、生葱、鲤鱼等物。(《千金》同)又疗上气咳逆,口干,手足寒,心烦满,积聚下利,呕逆,若坠瘀血,上气,胸胁胀满,少气肠鸣,饱食伤中里急,妇人乳饮滞下有邪湿,阴不足,大小便不利,肢节皆痛。硝石丸方。
硝石(一升)干姜前胡大黄(各一斤)杏仁(一升)上五味,捣筛,蜜和。饮服如梧子三丸,日再。五日后心腹诸疾,随大小便去,月经绝则通,下长虫数十,亦利血及冷热,赤白汁,症瘕毒悉主之,药利以意消息。
又疗上气,烦闷呕逆不得饮食。浓朴汤方。
浓朴(一两炙)人参(一两)半夏(四两洗)生姜(八两)茯苓甘草(炙)橘皮桂心(各二两)枳实(二两炙)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醋物。
(并出第十八卷中)《必效》疗上气咳嗽,呕逆不下食,气上方。
橘皮紫菀(各三两)人参茯苓柴胡杏仁(去尖、皮)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患冷,加生姜二两;患热,加麦门冬三两去心;不能食,加白术二两、浓朴二两炙。忌醋物、桃、李、雀肉等。(出第一卷中)
Tags:《五脏》 《咳嗽》 《胃气》 《气逆》 《呕吐》 《肺咳》 《气虚》 《脾咳》 《上气》 《头痛》 《多唾》 《恶心》 《通气丸》 《腰痛》 《留饮》 《心烦》 《少气》 《肠鸣》 《小便不利》 《五味》 《月经》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十] 上气咳嗽多唾方三首 下一篇[卷第十] 咳嗽上气方七首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