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第829页-[卷第二十五] 治小儿痫病方第八十九_中药方集

TOP

 
医心方 - 第829页
[卷第二十五] 治小儿痫病方第八十九
】 【繁体
《病源论》云∶痫,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其发之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精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脊强直,或颈项反折。诸方诸(说)痫(癫),名证不同,大较其发之源,皆因三种。三种者风痫惊痫食痫是也。风痫因衣浓行出,出而风入为之;惊痫因惊怖大啼乃发;食痫因乳哺不节所成。然小儿气血微弱,易为伤动,因此三种变作诸痫也。
凡诸痫正发,手足掣缩,慎勿捉持之,捉则令曲戾不随也。
《短剧方》云∶《玄中记》云∶天下有女鸟,一名姑权,又名钩皇鬼也;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里,唤得来者是也。是鸟专雌无雄,不产,喜落毛羽中尘,置人儿衣中,便使儿作痫,病必死,便化为其儿也。是以小儿生至十岁,衣被不可露,七八月尤忌。
《神农本草经》云∶小儿惊痫,有百二十种,其证候异于常。
《千金方》云∶所以有痫病,痉病(者),皆由脏气不平故也。新生即痫者,是其五脏未收敛,血气不聚,五脉不流故也。
又云∶灸痫法∶囟中末合,骨中随息动者,是最要处也。(灸五壮。)又云∶顶上回毛中、膻中、巨阙、脐中,毛尺泽、劳宫、伏兔、三里、然谷穴,灸之。
今按∶《明堂经》伏兔穴禁灸。
又云∶灸痫当先下,使儿虚,乃承虚灸之。未下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通,杀人。
又云∶龙胆汤主之。(其方在本书第五卷。)《广利方》∶核子惊痫不知人,迷闷嚼(舌)作目方∶牛黄一大豆许,和蜜,水服之,立效。
又方∶乌犀角失(尖),研,并水二大合,服之立效。
《枕中方》∶取纸中白鱼,随羊乳和之即愈。
Tags:《风痫》 《惊痫》 《食痫》 《本草》 《痉病》 《脏气》 《五脏》 《五脉》 《膻中》 《明堂》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二十五] 治小儿魃病方第九十 下一篇[卷第二十五] 治小儿寸白方第八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