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第页-[卷一百八十六\诸痹门] 血痹(附论)_中药方集
 
普济方
[卷一百八十六\诸痹门] 血痹(附论)
】 【繁体
血痹之状,形体肌肤,如被微风所吹者是也。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
先血劳急针引阳气,令脉和则愈。



黄汤
(一名小黄酒出《鲍氏方》)
治血痹及诸痹,甚者四肢不遂。风湿

寒痹,举体肿,
痛,胁下挛急,心下有伏
所致,或久座腰痛耳聋,卒起
满,心下气塞。及妇人产后余疾,大黄(锉生一两)山茱萸(二两)干姜(炮三两半)黄独活(去芦)防风(去皮)甘草细辛(去苗叶各头(炮裂去皮脐以上三味各日、秋冬三日。初服三合,姜三两。多忘加石斛、菖蒲尽可更以酒二斗重渍服之,令人耐寒冷。补虚。治诸风
干地黄丸
(出《圣济总录》)
治血痹,去邪益心,悦颜色,壮筋力
生干地黄(焙二两半)五味子桂(去粗皮)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附子(炮去皮脐切焙)菟丝子(酒浸另黎勒皮槟榔(锉各三两半)大,每日空心食前,温酒下二十
萆酒
(出《圣济总录》)
治血痹,及五脏六腑,皮肤骨髓,肌肉筋脉等

疾,不问新久。
萆防风(去皮)菟丝子杜仲(去粗皮锉炒)黄菊花天雄(炮去皮脐)石斛(去蜀椒(去目次量性服,候减一升,即旋添酒一升。药薄即别制,年老人亦可服。

萆丸
(出《千金方》)
治血痹,手足麻不仁,游走无定,风痹等证。
萆(炒)山芋牛膝(酒浸切焙各一两)白术(半两)地肤子(炒半两)干漆(炒令烟出)芋(去皮茎一钱)狗入外,捣罗为末,和令匀,日二夜一。

地黄丸治风寒痹,走无定处,及诸风痹。
(方见干地黄丸)
茵芋酒
(出《圣济总录》)
治风血痹,肌体手足痿弱,四肢拘挛。
茵芋(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天雄(炮去皮脐)乌头(去皮脐)秦艽(去土)女萎咀、如麻豆,合日三,渐增。

萆丸治风邪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

防风汤
(出《医方大成》)
治风血痹,皮肤不仁。
防风(去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独活(去芦三分)赤茯苓(去皮)当归秦艽(去苗土半两)上捣筛,一方有赤芍药黄芩
芍药汤
(一名侧子散出《圣惠方》)
治风血痹,身体不仁,肉冷。
赤芍药侧子(炮去皮脐)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萆(炒)当归(切焙)丹砂(各水一盏,入生姜五片
麻黄散
(出《圣惠方》)
治风血痹,肌肤不仁,四肢缓弱。
麻黄(三分去根节)乌蛇(二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白术防风(去芦)桂心当归(各三分计时候,以豆淋
茵芋散
(出《圣惠方》)
治风血痹,体虚风邪入血,肌肤顽痹。
茵芋天雄(炮去皮脐)石南附子(炮去皮脐)桂心秦艽(去苗)防风(各一两去芦以温酒调下
黄汤
(出《千金方》)
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

身体不仁,如风蜀黄人参芍药桂心(各二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咀,以水六升,煮
五物汤
(出《三因方》)
治骨弱肌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以

微风,遂作血痹黄芍药桂心(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五片,枣三枚,煎至七分,
Tags:《血痹》 《形体》 《微风》 《风湿》 《寒痹》 《腰痛》 《下气》 《五味》 《五脏》 《六腑》 《风痹》 《风寒》 《防风汤》 《芍药汤》 《侧子散》 《茵芋散》 《寸口》 《外证》 《五物汤》 《三因》 《等分》 《锉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百八十六\诸痹门] 肠痹(附.. 下一篇[卷一百八十六\诸痹门] 骨痹(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