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第46页-[发表之剂第二] 大青龙汤_中药方集
 
医方集解 - 第46页
[发表之剂第二] 大青龙汤
】 【繁体
(仲景)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成氏曰∶此中风见寒脉也。
浮为风,风伤卫;紧为寒,寒伤营;营卫俱病,故发热、恶寒、身痛也,烦为阳为风,躁为阴为寒,风寒两伤,营卫俱实,故不出汗而烦躁也。仲景又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按此即少阴过汗亡阳之证,故仲景更立真武汤以救其误)。又治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成氏曰∶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痛,此风胜,故不痛;中风者身重,此兼寒,故有轻时。风寒外甚,故不吐利厥逆,无少阴里证也。昂按∶成注非也,此汤必脉浮紧浮数,烦躁无汗,方可服之。仲景恐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逆,故加无少阴证一句。大法太阳烦躁宜汗,阳明烦躁宜下,阴证烦躁宜温)。
麻黄(六两)桂枝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鸡子大块)生姜此足太阳药也。成氏曰∶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桂枝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姜枣又能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卫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风寒外盛,人身之阳必郁而为热。石膏体重泻热,气轻解肌,故云重轻之别。足太阳膀胱经表病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仲景治分三证,桂枝解肌驱风,麻黄发汗散寒,青龙风寒两解,各分疆界,鼎足三大纲也。按大青龙为发汗之重剂,陶节庵曰∶此汤险峻,须风寒俱甚,又加烦躁,乃可与之。喻嘉言曰∶解肌兼发汗,义取青龙者,龙兴而云升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非龙之为灵,何以得此乎。青龙汤为太阳无汗而设,与麻黄证何异,因兼烦躁一证,烦为风,躁为寒,非此法不解也。然不汗出之烦躁,与发汗后之烦躁迥别;下后之烦躁,与未下之烦躁亦殊。若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有亡阳之变矣。又曰∶石膏一物,入甘温队中则为青龙,从清凉同气则为白虎,夫风寒皆伤,宜从辛甘发散矣;而表里又俱热,则温热不可用,欲并风寒表里之热而俱解之,故立白虎一法,以辅青龙之不逮也。按∶烦躁有在表者,此证不汗出而烦躁是也;有在里者,不大便而烦躁是也;有阳虚者,汗下后病不去而烦躁是也;有阴盛者,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是也。内热曰烦,为有根之火;外热曰躁,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
Tags:《太阳》 《中风》 《发热》 《恶寒》 《烦躁》 《身痛》 《风寒》 《恶风》 《少阴》 《亡阳》 《真武汤》 《阴证》 《身重》 《里证》 《无汗》 《阳明》 《解肌》 《津液》 《轻剂》 《发汗散》 《重剂》 《表里》 《温热》 《阴盛》 《阴病》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发表之剂第二] 小青龙汤 下一篇[发表之剂第二] 桂枝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