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第220页-[利湿之剂第十二] 中满分消丸_中药方集

TOP

 
医方集解 - 第220页
[利湿之剂第十二] 中满分消丸
】 【繁体
(东垣)治中满鼓胀,气胀水胀,热胀(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为鼓胀。气不通利为气胀,血不通利为血胀,但气分心下坚大而病发于上,血分血结胞门而病发于下;气血不通,则水亦不通而胀。《金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水浓朴(炒,一两)枳实(炒)黄连(炒)黄芩半夏(姜制,五钱)陈皮知母(炒,草(炙)猪苓(一钱。)蒸饼丸。焙热服(寒因热用。东垣立中满分消丸治热胀,分消汤治寒胀,二者详而用之)。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浓朴、枳实行气而散满二药兼能破宿血,黄连、黄芩泻热而消痞,姜明独则胀消也(按∶此方乃合六君、四苓、泻心、二陈、平胃而为一方者,但分两有多寡,则所治有主客之异矣。朱丹溪曰∶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泰,是为平人。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故阳升阴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以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于鼓;以其胶固难治,又名曰蛊,若虫之侵蚀,而有蛊之义焉。宜补其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水,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却咸味、断妄想、无有不安。医者急于取效,病者
Tags:《中满》 《气胀》 《水胀》 《胞门》 《热服》 《分消汤》 《太阴》 《阳明》 《行气》 《泻心》 《平人》 《七情》 《内伤》 《六淫》 《外感》 《房劳》 《肾阴》 《妄想》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利湿之剂第十二] 中满分消汤 下一篇[利湿之剂第十二] 羌活胜湿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