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第页-[润燥之剂第十三] 通幽汤_中药方集

TOP

 
医方集解
[润燥之剂第十三] 通幽汤
】 【繁体
(东垣)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门(下脘即幽门,胃之下口也。人身上下有七门,皆下冲上也。幽门上冲吸门,吸门即会厌,气喉上掩而大润也当归身升麻桃仁(研)红花甘草(炙,一钱)生地黄熟地黄(五分。)或加槟榔此手足阳明药也。当归、二地滋阴以养血;桃仁、红花润燥而行血;槟榔下坠而破气滞;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经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也(李东垣曰∶肾开窍于二阴,经曰∶大便难者,取足少阴。夫肾主五液,津液足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反食辛热味浓之物,而助火邪,火伏血中,耗损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伤食者,以苦泄之;血燥者,以桃仁、酒制大黄通之;风燥者,以麻仁加大黄利之;气涩者,郁李仁、枳实、皂角仁润之。不可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
Tags:《大便艰难》 《阳明》 《滋阴》 《润燥》 《破气》 《二阴》 《少阴》 《津液》 《胃气》 《火邪》 《燥结》 《太阴》 《阳结》 《阴结》 《伤食》 《风燥》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润燥之剂第十三] 韭汁牛乳饮 下一篇[润燥之剂第十三] 润肠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