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第243页-[润燥之剂第十三] 消渴方_中药方集

TOP

 
医方集解 - 第243页
[润燥之剂第十三] 消渴方
】 【繁体
(丹溪)治渴证胃热,善消水谷(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也;皆火盛而水衰也。经曰∶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是血中伏火,血不足喜饮凉水,宜寒凉渗剂以清其热;血分渴者,喜饮热水,宜甘温酸剂以滋其阴。上轻中重下危,泄,黄连天花粉生地汁藕汁牛乳。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或加姜汁、蜂蜜为膏,噙化
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火盛灼金,不能生水,故令燥渴。
火退
Tags:《胃热》 《上消》 《肺热》 《中消》 《下消》 《阳结》 《阳明》 《大肠》 《消谷善饥》 《调服》 《噙化》 《太阴》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润燥之剂第十三] 地黄饮子 下一篇[润燥之剂第十三] 黄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