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第175页-[卷四下\消导门] 痞气丸_中药方集

TOP

 
成方切用 - 第175页
[卷四下\消导门] 痞气丸
】 【繁体
(东垣)治脾积,在于胃脘,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或发黄胆,饮食不为肌肤。(金匮曰∶坚而不移者名积,为脏病。推移不定者名聚,为腑病。按痞病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填塞痞满,皆土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惟内觉满闷,胀满则外有胀急之形也。有中气虚衰,不能运化精微而成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而成痞者。有湿热太甚,上乘心下而成痞者。古方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半夏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惟宜上下分消其气,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施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用利药,临时通快。药过滋甚,皆由不察中气黄连(八钱)浓朴(五钱)吴茱萸(三钱)白术(土炒)黄芩(二钱)茵陈(酒炒)干姜(五分)桂巴豆霜(四分诸泻心汤皆用之。)浓朴砂萸燥脾而逐冷。姜桂川乌,巴豆能消有形滞积,为斩可以去邪也。(洁古曰∶除吴茱白术茯苓泽泻茵陈川椒砂仁,加菖蒲茯神丹参红豆,名伏梁丸。治心积,起脐上至心丸。
紫菀喘延令人
Tags:《发黄》 《气虚》 《痰积》 《中气》 《泻心》 《茯神丹》 《伏梁》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下\消导门] 十香丸 下一篇[卷四下\消导门] 芍药枳实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