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类方歌注-第115页-[退思集类方歌注\承气汤类] 〔附〕温脾汤_中药方集
 
退思集类方歌注 - 第115页
[退思集类方歌注\承气汤类] 〔附〕温脾汤
】 【繁体
(孙思邈《千金要方》)治久痢赤白,脾胃冷积,脐腹绞结痛甚。
人参附子芒硝甘草(各二两)大黄(五两)当归干姜(各三两)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
温脾汤里大黄少,桂附姜甘浓朴多。(许叔微此方,仿仲景温下之法,以下肠胃之冷积。
夫冷积腹痛泄泻,而仍下之者,以锢冷积滞,久留肠胃而不去,徒用温补无益也。今此方以干姜、桂、附为君,复入承气汤法,其大黄止用四钱,更为有见。盖不用则温药必不能下,而久留之积,非攻不去;多用则温药恐不能制,而洞泄之势,或至转增。裁酌用之,真足为法矣。)痼冷久留肠胃泻,宜先取去勿蹉跎。(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曰∶“痼冷在肠胃间,连年泄泻腹痛,休作无时,服诸药不效,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瘥。不可畏虚以养病也。”旭高按∶畏虚养病,为千古之通弊。叔微此语,顶门一针,医当猛省。)或益参归除桂朴,亦,与《本事方》重用温通,略加大黄,法有殊矣。盖《本事方》治冷积泄泻,故大黄宜少用;此治滞下赤白,是其始原由于热积,故重用大黄,因痢久脾胃虚寒,而积仍未去,故加参、甘、姜、附,温补中宫。同一大黄,而佐使君臣不同,则治证亦因之而异,后人乌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按∶古方中多硝、黄、芩、连,与姜、茱、桂、附寒热并用者,亦有参、术、硝、黄补泻兼施者,亦有大黄、麻黄汗下同行者,今人罕识其旨,姑录数方于上,以见治疗之妙,不一端也。)
Tags:《久痢》 《温脾汤》 《温下》 《泄泻》 《积滞》 《承气汤》 《痼冷》 《虚寒》 《寒热》 《补泻》 《黄汗》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退思集类方歌注\承气汤类] 〔附.. 下一篇[退思集类方歌注\承气汤类] 〔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