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之方-第页-[卷上] 小府秘_中药方集
 
史载之方
[卷上] 小府秘
】 【繁体
小府之秘,其状难识,有淋、有癃、有涩、或疼、不疼、肝心之气,盛实而热,小肠气虚,热气流入膀胱,遂成小府赤涩之病,其脉数而轻弦,尺泽弦而长,又微紧,或心脉长,皆主此病,宜用此方。
茯苓(半两)麦门冬(去心)芍药前胡荆芥(三铢)上为细末,食后,以水一盏,葱白一支,同煎三钱匕,和滓服。
又方,宜服此五苓散
肝经之热,小府赤痛,六脉弦急而长,又发寒栗,宜用蔓荆汤方。
蔓荆子羌活独活麻黄上等分,前法煎,食后服。
湿气寒气之胜,同犯于心,心气上行,不得小便,小府不快,宜服削术豆蔻散,又服此大芎汤
大芎(一两)蓬莪术(半两)木香(四钱)茯苓(半两)上为细末,空心,水一盏,入盐少许,同煎三钱匕,和滓服。
元气虚弱,肾气不足,膀胱气虚,冲任脉虚,丈夫疝。妇人闭,宜服此方,其脉,六脉皆动,细数而轻弦,肾脉小击而沉,膀胱涩而短。
五味子(一两)血茸萆牛膝芎(各半两)干熟地黄(一两)蓬莪术青盐(各一分)上青盐一味,自为细末,余七味为细末,蒸饼,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汤下五七十丸
Tags:《小肠》 《气虚》 《五苓散》 《蔓荆汤》 《等分》 《湿气》 《心气》 《草豆蔻散》 《大芎汤》 《任脉》 《五味》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 身热 下一篇[卷上] 大府秘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