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页-[卷第三十六] 足太阴脾疟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卷第三十六] 足太阴脾疟
】 【繁体
论曰足太阴之经,脾之脉也。脾经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呕,呕已乃寒,寒则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故谓足太阴疟,又名脾疟。治脾疟寒热时作。肌瘦食减,肠泄腹痛。吴茱萸汤方吴茱萸(汤洗焙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鳖甲(去裙醋炙)防风(去叉)人参芎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二片,煎至七分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脾疟不思食。浓朴汤方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三两)半夏(为末姜汁作饼焙干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
治脾疟。木香丸方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大黄(锉炒)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人参(各一两)芍药桂(去粗皮)京三棱(煨)独活(去芦头)干姜(炮)芎羌活(去芦头)甘草(炙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上一十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未发前温水下日三。
治脾疟寒热。槟榔汤方槟榔(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前胡(去芦头)白术菝(各一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未发前,去滓温服。
治脾疟无问远近。阿魏丸方阿魏(研)安息香(入胡桃瓤同研)莱菔子(炒各三钱)芜荑仁(微炒为末一分)上四味。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未发前,温水下,得吐则瘥。
治脾疟寒热善呕多汗。青蒿汤方青蒿附子(炮裂去皮脐)桂(去粗皮)浓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夏(为末姜汁和作饼曝干)麻黄(去根节)草豆蔻(去皮)白术(各半两)藿香叶(一两)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劈破,煎七分,去滓温服,日三不拘时。
治脾疟。人参饮方人参甘草(炙各一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乌梅(五枚去核焙)草豆蔻(七枚去皮)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湿纸裹定,熟水二盏,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劈破,瓷器内煎至一盏,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脾疟寒多热少,有汗,头目昏暗,背胛拘急,或胸膈痞闷,呕逆咳嗽,心腹胀痛,面黄肌瘦,肢节疼倦。柴胡汤方柴胡(去苗)葛根(锉)枣肉(焙)甘草(炙)槟榔(锉)常山乌梅(去核焙)草豆蔻(去皮)浓朴(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酒半盏,水一盏,煎至一盏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脾疟无问新久。鳖甲散方鳖甲(去裙醋炙)甘草(炙各一两三分)常山(一两)乌梅(去核焙一两一分)陈橘皮(汤浸去上七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未发前,以酒调下、日三。
治脾疟。硫黄丸方硫黄(研)桂(去粗皮)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研)干姜(炮各半两)蓝淀(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二味为末,入别研三味和匀,面糊丸绿豆大,每用一丸绵裹,未发前男左女右,塞耳中瘥,合时取五月五日午时,面北先吸气七遍,却于药上呵七遍,神验。
治脾疟。橘皮散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常山干漆(炒烟出)桂(去粗皮各三分)牡蛎(烧赤一分)上五味。为细散,每服三钱匕,未发前,温酒调下,三服必瘥。
治脾疟。半夏散方半夏(为末姜汁调作饼焙干)阿魏(研各一钱)上二味,研匀,以温酒半升,未发前调匀,旋旋服之。
治脾寒疟疾七枣散方乌头(大者一枚炮良久移一处再炮凡七处炮满去皮脐)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大枣七枚,生姜七片,葱白七寸,水一碗,同煎至一盏,疾发前,先食枣,次温服药,只一服瘥。一方乌头不炮,用沸汤一盏泡,以物盖之候温,温更泡,满四遍,去皮切焙干,根据上法作一服。
Tags:《太阴》 《太息》 《热汗》 《寒热》 《吴茱萸汤》 《温服》 《五味》 《槟榔汤》 《青蒿汤》 《人参饮》 《目昏》 《拘急》 《咳嗽》 《面黄肌瘦》 《柴胡汤》 《半夏散》 《疟疾》 《七枣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三十六] 手太阴肺疟 下一篇[卷第三十六] 手少阴心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