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页-[卷第六十\黄胆门] 胃疸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卷第六十\黄胆门] 胃疸
】 【繁体
论曰已食如饥者,胃疸也。夫胃热则能消谷,今已食如饥者。以胃气但热而无阴也,然胃为足阳明,阳明之脉。络属于心。阳明得热。则心火上行,阳火过矣。故已食如饥心烦而身面黄小便赤色也。
治胃中有热,食已如饥。不生肌肉,面色萎黄。泻热汤方大黄(生锉)麻黄(去根节)黄芩(去黑心各四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赤茯苓(去黑皮)甘草(锉)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胃中热,食已即饥。舌强腹胀。身重节痛。大黄泻热汤方大黄(细锉水一升半别渍一宿)甘草(锉各三两)泽泻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心)细辛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胃中积热,食已辄饥。面黄肌瘦。胸满胁胀。茯苓汤方赤茯苓(去黑皮)陈橘皮(去白焙)泽泻桑根白皮(锉各三两)芍药白术(各四两)人参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少许。同煎至一盏,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胃中热盛,食已复饥。面黄肌瘦。唇燥口干,泻热。栀子汤方栀子仁赤芍药犀角屑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心)射干大黄(锉微炒各一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一大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分温二服。
治胃中热盛。食已如饥。唇燥口干。黄芩汤方黄芩石膏(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甘草(锉)葛根(锉)五加皮(锉)麻黄(去根节各半两)柴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胃中热盛。食已如饥。常渴引饮。涤热。芦根汤方芦根(锉)栝蒌根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知母甘草(锉各半两)赤茯苓(去黑皮三分)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小麦五十粒。竹叶二七片。生地黄一分。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胃中热盛。食已如饥。多渴心烦。肌肉羸瘦。黄连丸方黄连(去须)栝蒌根(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知母(焙)茯神(去木各三分)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粥饮下三十丸。或牛乳汁下亦得。
胃实热。呕逆不下食。犀角汤方犀角屑葛根(锉各三分)枇杷叶(拭去毛炙黄)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诸黄病。眼目已黄。丁香散方丁香赤小豆瓜蒂(各七枚)秫米(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只作一服。温水调顿服、令尽。当吐利黄水。两服永除。
Tags:《胃热》 《胃气》 《阳明》 《心烦》 《面色萎黄》 《温服》 《舌强》 《身重》 《大黄泻热汤》 《面黄肌瘦》 《地黄汁》 《五味》 《胃实》 《丁香散》 《赤小豆》 《顿服》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六十\黄胆门] 黑疸 下一篇[卷第六十\黄胆门] 谷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