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1355页-[卷第一百九十二] 治风癫灸刺法_中药方集
 
圣济总录 - 第1355页
[卷第一百九十二] 治风癫灸刺法
】 【繁体
论曰黄帝问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对曰∶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癫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日一发,名曰癫疾,刺诸分,其脉尤寒者,以针补之,病已止,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直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发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甲乙作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右强者攻其左,左强者攻其右,血变而止,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其有过者即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尾也。
筋癫疾者身卷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挟项灸太阳,又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
猝癫疾,灸两乳头三壮,又灸足大趾本丛毛中七壮,灸足小趾本节七壮。
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字样,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挟脊两边。
凡五处,各百壮,削竹皮为度胜于绳。
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壮。
又灸囊下缝二七壮。
又灸两乳头三壮。
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
又灸天窗百会,各渐至三百壮,炷惟小作。
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Tags:《精气》 《阳脉》 《虚脉》 《头重》 《直视》 《太阳》 《阳明》 《太阴》 《大经》 《暴仆》 《带脉》 《分肉》 《本节》 《惊痫》 《聚毛》 《督脉》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一百九十二] 治痹灸刺法 下一篇[卷第一百九十二] 治风狂灸刺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