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第页-[第八册\七窍门下] 耳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杂病
[第八册\七窍门下] 耳
】 【繁体
罗谦甫云∶耳内生疮者,为足少阴,是肾之经也,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气相搏,故令耳门生疮也。曾青散主之,黄连散亦可。内服黍粘子汤。薛新甫云∶耳疮属少阳三焦经,或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或肾经风火等因。若发热痛,属少阳、厥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内热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如不应,用加减八味丸。余当随证治之。
冻耳成疮方,柏叶三两,微炙为末,杏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研成膏,乱发两鸡子大,食盐、乳香各半两,细研,黄蜡一两半,清油一斤,上先煎油令沸,即下乱发,以消尽为度,次下诸药,煎令焦黄,滤去滓,更以绵重滤过,再以慢火煎之,后下乳香、黄蜡等,搅令稠稀得所,于瓷器盛,每用鹅翎旋取涂之。又方,柏白皮、榆白皮、桑白皮、杏仁(汤浸去皮)各二两,甘草一两,羊脑髓半斤,上锉,以羊脑髓煎令黄,滤去滓,于瓷器盛,每用鹅翎蘸药涂之。
Tags:《少阴》 《风热》 《耳门》 《曾青散》 《黄连散》 《三焦》 《血虚》 《燥火》 《发热》 《柴胡栀子散》 《当归川芎散》 《寒热》 《柴胡汤》 《虚火》 《八味丸》 《成膏》 《先煎》 《后下》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八册\七窍门下] 耳 下一篇[第八册\七窍门下] 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