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第页-[卷四\咳嗽哮喘] 哮喘原由症治_中药方集

TOP

 
幼科释谜
[卷四\咳嗽哮喘] 哮喘原由症治
】 【繁体
张兼善曰。哮喘遇冬则发者。有二症。一由内外皆寒。须用东垣参苏温肺汤。一由寒包热。用越婢汤加半夏。
虞抟曰。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曰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李曰。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鳌按。哮症。古人专主痰。后人谓寒包热。治须表散。窃思之。大都幼稚多吃咸酸。渗透气脘。一遇风寒
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故多发于冬初。必须淡饮食。行气化痰为主。禁凉剂。恐风邪难解也。禁热剂。恐痰火易升也。苏子、枳壳、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栀。皆治哮必用之药。李士材谓先于八九月未寒时。用大承气下其热。至冬寒无热可包。此法颇好。曾试之。亦效。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有水哮。宜水哮方。有风痰哮。
宜千导痰汤。有年久哮。宜皂角丸。或青皮散
钱乙曰。喘症有由肺盛。复有风冷者。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风冷大青膏。有由肺脏怯弱者。其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阎孝忠曰。小儿喘病。甚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实热者。清肺饮加五和汤加姜、葱。及泻肺汤。经云。喘息皆因气有余。盖肺主气也。虚冷者。补肺散坎离汤。此肺虚感风。气不升降。致有是症。及用定喘饮常验。不拘冷热皆可服。痰涎失音二圣散
娄全善曰。喘急之症。有因暴惊触心者。有因寒邪壅盛者。有因风邪外客者。有因多食咸酸痰滞者。有因膏粱积热。
熏灼清道者。然喘与气急。有轻重之别。喘则欲言不能。隘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治法。因惊者。化痰定喘丸。寒伤肺气者。小青龙汤。风邪伤肺者。三拗汤加减。咸酸伤肺者。食生豆腐。热伤肺者。清肺饮。喉声如锯者。
半夏丸。前症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若已发则散邪为主。未发则补脾为主。设概攻其邪。则损真气。迳补其肺。则益其邪。
Tags:《哮喘》 《参苏温肺汤》 《喘促》 《哮症》 《风寒》 《行气》 《化痰》 《热剂》 《痰火》 《导痰汤》 《青皮散》 《喘症》 《短气》 《上气》 《泻白散》 《大青膏》 《阿胶散》 《肺虚》 《肺病》 《白如枯骨》 《咳嗽》 《虚实》 《实热》 《泻肺汤》 《肺主气》 《补肺散》 《坎离汤》 《定喘饮》 《失音》 《二圣散》 《喘急》 《定喘丸》 《肺气》 《小青龙汤》 《三拗汤》 《半夏丸》 《气虚》 《腠理》 《邪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咳嗽哮喘] 马脾风 下一篇[卷四\咳嗽哮喘] 百日内嗽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