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彀-第页-[卷之五] 耳证_中药方集

TOP

 
简明医彀
[卷之五] 耳证
】 【繁体
经曰∶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外候。又曰∶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曰∶脱精者则耳聋。又曰∶心通窍于耳,阳气上甚而跃,故耳鸣也。夫肾经寄窍于耳,所藏者精,所纳者气。精气调和,肾经充足,则耳聪矣。若劳伤气血,耗损精髓;或酒醪浓味,痰火上升;或素多郁怒,气逆于上;或大病后皆致耳鸣。设若精脱肾惫,则为聋矣。有厥、风、阴、热、气、劳诸聋,名虽种种;感受无出肾虚所致。又有邪热乘虚随脉入耳,作耵耳、脓耳之证,亦皆热候。脉尺部洪盛为火,濡涩而短为阴虚。治宜补肾,壮水制火。

主方
(肾虚耳鸣)黄柏(盐酒炒)知母(盐酒炒)当归川芎白芍柴胡生地(各一钱)麦冬五味子(各七分)上水煎,空心服。

疏肝清耳汤
治左耳鸣聋,恚怒气郁肝火炎灼。
黄连黄芩栀子当归青皮胆星(各一钱)香附龙胆草玄参(各七分)青黛木香(各五分)焦姜(三分)上锉,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补肾养阴汤
治右耳鸣聋,属肾不足,命门火盛。
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白芍白茯苓石菖蒲远志当归川芎(各八分)熟地(一钱五分)上锉水煎,空心温服

清炎宁痛汤
耳痛
黄连黄芩(酒炒)连翘玄参蔓荆子当归白芍山栀防风川芎柴胡(等分)上水煎服。

平肝清胃丸
耳聋耳鸣。因于饮食浓味,挟怒气以动肝胃之火。
枯芩黄连白芍(俱酒炒)生地(酒洗)柴胡半夏(各七钱)人参(五钱)青皮(醋炒,五钱)赤茯苓蔓荆(各一两)甘草(二钱)上为末,葱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食远,姜、茶汤下。

补肾丸
治肾虚耳鸣、耳聋。
芍药山茱萸干姜(炮)巴戟(去心)泽泻菟丝子(制饼)桂心远志(取肉)黄细辛石斛干地黄附子(炮)蛇床子(酒浸)当归牡丹皮肉苁蓉(酒浸)人参(各三两)菖蒲茯苓(各一两)防风甘草(各半两)羊肾(二枚)上为末,以羊肾研细,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下。

益气聪明汤
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受内障、耳聋之患。服此令人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轻身健体,耳目聪明。
黄柏(酒炒)芍药(各五分)蔓荆子升麻葛根人参黄甘草(各一钱)上水二盏,煎至一盏,临卧时服。

黍粘子汤
治耳痛生疮。
苏木黍粘子生甘草昆布龙胆草连翘蒲黄黄芩当归梢(各五分)红花(少许)桔梗(一钱)生地黄柴胡黄(各四分)黄连(三分)桃仁(三粒,另研)水煎,食后服。忌凉药。
两耳聋,脓耳、耵耳,上焦痰火,并宜凉膈散神芎丸当归龙荟丸(方见胁痛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痰火,滚痰丸(方见痰门)诸方采用。
耳鸣、聋因火者,吴茱萸、草乌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涂足底,引火下行。
耳鸣、耳塞,用石菖蒲、肥巴豆(一粒,去壳)、全蝎(一个),共为末,葱涎为丸。如枣核,绵裹塞耳。或用生川乌为末,绵裹塞耳。或用磁石(能引针者,豆大),穿山甲(炒为末各三分);二味绵裹塞二耳,口含少生铁,觉耳内如风声、愈。

简便方
(治耳聋塞)芥菜子捣烂,人乳调,绵裹塞。
又方雄黄、硫黄研,绵裹塞;或蓖麻肉(五粒)、熟枣(一个),乳汁研丸,塞,日一换(晒干易丸。)或大蒜(一瓣,剜孔),入巴豆(一粒),慢火炮熟,研丸塞。或骨碎补削成条,火煨乘热塞;或鲜乌头削塞;或巴豆(一粒)、斑蝥(一个,去翅),研塞;或巴豆一个,针透眼,塞耳中。
耳鸣及脓∶用香附为末,砂锅煎,萝卜种汤调二钱服。
耳大痛或有血水∶蛇蜕烧灰,用鹅毛管吹入耳。
耵耳出脓∶方见幼科耵耳门
诸虫入耳∶香油滴入自出。或桃叶卷筒切齐塞(捣塞亦可;)或蒜汁滴入;或姜、韭、葱、酱、醋汁皆可滴。
冻疮∶用橄榄核烧灰,清油调搽。耳痛,盐炒包熨。
Tags:《肾开窍于耳》 《耳鸣》 《精气》 《痰火》 《气逆》 《肾虚》 《邪热》 《脓耳》 《阴虚》 《五味》 《疏肝》 《气郁》 《肝火》 《补肾养阴汤》 《命门》 《温服》 《耳痛》 《等分》 《耳聋耳鸣》 《黄连白芍》 《补肾丸》 《聪明汤》 《形体》 《内障》 《精神》 《凉膈散》 《神芎丸》 《当归龙荟丸》 《胁痛》 《防风通圣散》 《中风》 《耳门》 《诸虫》 《冻疮》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 口证 下一篇[卷之五] 鼻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