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丸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补肾丸介绍

补肾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别名】羊肾丸(《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山茱萸、干姜、巴戟天、芍药、泽泻、桂心、菟丝子、黄耆、干地黄、远志、蛇床子、石斛、当归、细辛、苁蓉、牡丹、人参、甘草、附子各60克, 菖蒲30克,羊肾2枚,防风45克,茯苓90克。

【制法】上二十三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聪耳。主治肾虚耳聋,耳呜。

【用法用量】饭后服15丸,日服三次,加至30~40丸止。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补肾丸--《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熟地黄、菟丝子(酒浸)各240克,归身105克,苁蓉(酒漫)150克,黄柏(酒炒)、知母(酒浸)各30克,故纸(酒炒)15克,山萸肉10.5克。

【制法】上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虚劳,阴虚火动,眩晕耳鸣。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补肾丸--《得效》卷十六

【处方】巴戟(去心)半两,山药半两,破故纸(炒)半两,茴香半两,牡丹皮半两,肉苁蓉1两(洗),枸杞子1两,青盐1分(后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圆翳内障,眩晕目糊,或齿痛脓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临床应用】脓耳:一人耳内出脓,或痛或痒,服聪耳益气汤不应,服防风通圣散愈甚,予用补肾丸而愈。

【摘录】《得效》卷十六

补肾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羊肾1对(去筋膜),黄耆(蜜炙,锉)1两,麻黄根1两,当归(切,焙)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

【制法】上为末,羊肾煮烂,细研,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攻注四肢,烦热多汗,肢节痛,耳内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酒送下,空心、午前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补肾丸--《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泽泻(去苗叶)1两,菟丝子(酒浸,焙,别捣)1两,五味子(炒)2两,熟干地黄(焙)2两,茺蔚子2两,山芋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上为末,与菟丝子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暗浮花,恐变成黑风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补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黄柏2两,知母2两,龟版2两,锁阳2两,天门冬2两,白芍药2两,熟地黄5两,枸杞子3两,干姜5钱,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锁阳固精,滋阴补肾。主治肾水不足,阴虚阳亢,头晕咳嗽,腰膝酸痛,四肢无力,梦遗滑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炒盐汤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补肾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熟地、杞子、山萸、山药、丹皮、补骨脂、核桃肉。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圆翳。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补肾丸--《圣惠》卷三十

【处方】熟干地黄1两,巴戟3分,黄耆3分(锉),石斛1两(去根,锉),人参3分(去芦头),白茯苓3分,桂心3分,牛膝1两(去苗),山茱萸3分,防风3分(去芦头),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丹参3分,五味子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远志半两(去心),柏子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 < 1 2 3 > >> >>|

补肾丸

[下卷\小儿初生诸症] 附∶小儿五软
[卷之三] 脾经兼证
疳积门
[卷三\治眼七十二证良方] 十九问
[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 迎风流泪
[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 黑翳如珠
[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 圆翳内障
[卷一] 明堂问答七十二证之因
[卷一] 论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位
[卷一] 明目赋
[卷一] 四季五行发挥妙诀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七十问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六十九问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六十六问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五十四问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三十二问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二十九问
[卷之四] 四十四·倒睫拳毛外障
[卷之三] 三十一·黑翳如珠外障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十一问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