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发挥-第页-[卷之三] 脾经兼证_中药方集
 
幼科发挥
[卷之三] 脾经兼证
】 【繁体
诸困睡。不嗜食。吐泻。皆脾脏之本病也。昏睡身热。宜胃苓丸琥珀抱龙丸主之。吐泻有冷有热。冷者不渴。理中丸主之。热者渴饮冷水。五苓散合天水散主之。
兼见肝证。初伤风吐泻。恶风发热。烦急顿闷。此宜发散。惺惺散主之。如先吐泻。后变慢惊风者不治。

五苓散
能分阴阳。止吐泻。利小便。定惊悸。
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各等分)桂(减半)上锉或为末。水煎。加朱砂名朱砂五苓散。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天水散一名六一散。除热止渴。化涎痰。利小便。
滑石(飞过六两)甘草炙(一两)上末碾匀。水调服

惺惺散
治伤寒时气风热。痰涎咳嗽
四君子加桔梗细辛栝蒌根防风(各等分)上为末。小者每服一钱。大者二钱。入薄荷叶五片。水煎至七分。温服。锉亦可。
兼见心证。发热昏睡。梦中惊悸。宜东垣安神丸主之。渴饮水。辰砂五苓散
兼见肺证。发热昏睡。气促而喘者。宜葶苈丸主之。

葶苈丸
伤食冲脾。伤风喘嗽。痰涎喘促者。
甜葶苈(去皮隔纸炒)黑牵牛(炒取头末)防己杏仁(去皮尖研为膏各等分)上研和匀。
弱加减。予今家传去黑牵牛加萝卜子真苏子炒入尤妙。
兼见肾证。羸瘦痿弱。嗜卧不能起者。宜脾肾兼补。补肾宜地黄丸。补脾宜养脾丸。如泻久便脓血者死。

补肾丸
此家传补脾之圣方。小儿脾常不足。宜此补之。
人参白术茯苓(炙)粉草白芍(酒炒)黄(蜜炒)陈皮当归身山药莲肉(各一女嗜卧。发热项软。头倾倒不能举。诸医作风治。而迟疑不决。予至见之。谓诸医曰阳虚病也。盖头者诸阳之首。胃者诸阳之会。此女必乳食伤胃。胃气不足。故清阳不升。而项软不能任元也。可服调元汤。一剂而安。人皆叹服。
Tags:《抱龙丸》 《理中丸》 《五苓散》 《伤风》 《恶风》 《发热》 《慢惊》 《等分》 《茵陈五苓散》 《六一散》 《调服》 《风热》 《咳嗽》 《温服》 《辰砂五苓散》 《伤食》 《喘促》 《补肾丸》 《头倾》 《诸阳之会》 《胃气》 《调元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 脾所生病 下一篇[卷之三] 脾经主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