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彀-第页-[卷之五] 面证_中药方集

TOP

 
简明医彀
[卷之五] 面证
】 【繁体
帝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冽,地凌则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晴;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浓肉坚,故大寒、甚热不能胜之也。又曰∶头者,诸阳之会也。然诸阳脉皆上于头,而面之寒热,由足阳明胃经之虚实。本经多血多气,木实则风热上行,或面鼻红紫,风刺、瘾疹兼而作焉。其面之浮肿,有二者之别。肿属肝风,胃火为实,风火上炎,红肿而热,按之作痛。此邪气有余,脉必躁急紧实,当用防风通圣散之类(方见中风)散而泻之。浮属脾土,肺金为虚,脾伤劳役,肺气失度,或时作喘,此正气不足,脉必虚浮无力。当用利水实脾汤之类(方见湿证)导而利之。

主方
(面生疮疹)防风(一钱)连翘黄连酒芩桔梗川芎白芷栀子(炒。各七分)薄荷升麻(各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加竹沥尤佳。
头面疮加芍、地、玄、荆之类。便实,大黄。

升麻附子汤
治面作寒,畏风冷。
升麻葛根附子(炮)黄白芷(各七分)人参草豆蔻益智仁炙草(各三分)上加葱白三茎,水煎服。

犀角黄连汤
治面作热,燥赤。
犀角黄连白芍酒芩白芷炙草川芎(各五分)薄荷荆芥(各三分)升麻葛根(各钱半)水煎服。膏粱之士,面热生疮加大黄、芒硝、连翘,去芷、芎、葛,研末调服

美容膏
治面生黑雀斑,单用密陀僧研末,人乳敷亦妙。
防风零陵本(各二两)白芨白附子白蔹天粉绿豆粉僵蚕白芷(各一两)甘松三奈茅香(各五钱)肥皂(去皮弦)共为末,蜜和捣匀擦。或白茯苓、白芨,白附、白蔹为末,密陀僧、淀粉、白石脂(另研)等分,人乳调敷过夜。

简便方
面疮毒。
黄连、黄柏为末,入铅粉,油调敷。
指爪伤面∶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敷,无痕。
面∶僵蚕、白芷、细辛等分为末,人乳和丸芡实大,洗面化涂。
粉刺∶菟丝子,浸数日,捣绞汁涂。或白矾末酒调搽。
面上卒得紫黑丹如疹,至遍身杀人。急用鹿角烧灰,香油调搽。
面目身上赤斑作痒肿,羊角烧灰研细,鸡子清调搽。
Tags:《经脉》 《十五络》 《空窍》 《宗气》 《浊气》 《津液》 《诸阳之会》 《阳脉》 《寒热》 《阳明》 《虚实》 《风热》 《浮肿》 《邪气》 《防风通圣散》 《中风》 《肺气》 《正气》 《利水实脾汤》 《附子汤》 《黄连汤》 《黄连白芍》 《调服》 《白蔹》 《等分》 《粉刺》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 须发 下一篇[卷之五] 咽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