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第页-[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脱疽论第十八_中药方集

TOP

 
外科正宗
[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脱疽论第十八
】 【繁体
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浓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多致阳精煽惑,淫火猖狂,其蕴蓄于脏腑者,终成燥热火症,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诚为巧人行拙,谁防祸起萧墙,智者多愚,自谓喜从天降,罔顾后日也;骨枯髓涸,脏败腑亡,方知今日罹殃有故,解脱无方。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故手足乃五脏枝干,疮之初生,形如粟米,头便一点黄泡,其皮犹如煮熟红枣,黑气侵漫,相传五指,传遍上至脚面,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练,其秽异香难解,其命仙方难活。故谓血死心败,筋死肝败,肉死脾败,皮死肺败,骨死肾败。此五败者,虽有灵丹竟丧命而已。是生此疾者,死生付于度外。孙真人曰∶在肉则割,在指则切,即此病也。治之得早,乘其未及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绕扎十余转,渐渐紧之,毋得毒瓦斯攻延良肉。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粟米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指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血流不住,用金刀如圣散止之,余肿以妙贴散敷之。次日倘有黑气未尽,单用蟾酥锭研末掺之膏盖,黑气自退。患上生脓,照常法用玉红膏等药生肉护骨完口,此为吉兆;内服滋肾水、养气血、健脾安神之剂。若内无变症,外无混杂,此十中可保其三、四矣。若割取之后,黑色仍漫,痛肿尤甚,败恶无脓,口干舌硬,精神不爽,食不知味者终死。凡治此,不可一己医治,必与高明众议,听患者愿情割取,况此症首尾吉凶,变驳难定,故不可轻易用之;又有形似而来非,穴真而受异,详注在后,宜参观之。
Tags:《脱疽》 《熏蒸》 《脏腑》 《房劳》 《阴疮》 《五脏》 《灵丹》 《本节》 《蟾酥锭》 《健脾》 《精神》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脱疽论第十八 下一篇[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疔疮论第十七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