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_中药方剂_中药方集

脱疽介绍

【脱疽】

即《灵枢.痈疽篇》所记载的“脱痈”。手足均可发病,但大多生于足趾。多由膏粱厚味,或生活失于调节,或过服壮阳补肾热药,以致郁火邪毒蕴于脏腑,消烁阴液;或由外感寒湿毒气,内有积热,使局部气血凝滞而发。发病经过比较缓慢,初起如粟粒状黄庖,皮包紫暗如煮熟红枣,黑气漫漫,腐烂逐渐向周围和深部蔓延,并可向上蔓延至脚面,或传至邻近之趾,局部有烧灼样剧痛,多为间歇性,或在行走时或夜间突然发生。脱疽能腐肉、蚀筋、烂骨,疮面的脓水和分泌物恶臭难闻,痊愈较难,应争取早治,本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脱疽

[第四章·痧痘论治] 第四节·痘证概要
脉炎散
主治:脱疽。见患肢沉重,怕冷麻木,疼痛,人夜更甚,间歇性跛行,患肢远端苍白发凉或暗红漫肿,趾(指)甲增厚,皮肤变硬,或溃..
蝎蚣丸
主治:脱疽。见患肢发凉,趾色浅紫,疼痛麻木,间有小腿掣痛,或趾(指)色暗紫或紫红,痛如针刺而不移,舌质紫,苔白,脉细涩。
[卷十一]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卷三\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筋脉
[卷三\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 痈疽就简
[卷一] 痈疽部位名记
[救伤秘旨续刻] 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总论十八条] 秘传隔纸膏
总论十八条
[卷下] 拾遗(附)
[外科症治方药] 脱疽
痈疽真假例论
[卷上] 痈疽原委论
[卷一\有阴有阳症门] 脱骨疽
[卷十五\杂证部] 金疮
[卷十一\足部] 敦疽
[卷十一\足部] 脱疽
[卷八\手部] 调疽
[卷二十七\足踝部] 脱疽门主方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