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类要-第页-舌症四_中药方集

TOP

 
口齿类要
舌症四
】 【繁体
经言∶舌乃心之苗,此以窍言也。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有所主。
,为阴血虚热;若咽痛舌疮,口干足热,日晡益甚,为肾经虚火;若四肢厥冷,恶寒饮食,或痰甚眼赤,为命门火衰;若发热作渴,饮冷便闭,为肠胃实火;若发热恶寒,口干喜汤,食少体倦,为脾经虚热;若舌本作强,腮颊肿痛,为脾经湿热;若痰盛作渴,口舌肿痛,为上焦有热;若思虑过度,口舌生疮,咽喉不利,为脾经血伤火动;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病因多端,当临时制宜。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边傍,出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濂泉穴,此属肾经,虽宜出血,亦当禁针,慎之。

治验
工部徐检斋。口舌生疮,喜冷冻饮料食,或咽喉作痛,大便秘结。此实热也。用清凉饮,治仲侍御多思虑,舌作痛,用苦寒降火药,发热便血盗汗口干,肢体日瘦。此脾气亏损,血虚之热,用加味归脾汤而愈。
一男子不慎酒色,冬喜饮冷,舌常作痛,小便频数舌裂痰盛。此肾水枯涸,阴火无制,名,名上消,是心移热于肺,用白虎汤加人参治之。若关脉洪数有力,喜饮冷,小便黄,大便硬而自汁者,名中消,调胃承气汤下之。
学士吴北川过饮,舌本强痛,言语不清,痰气涌盛,肢体不遂。余作脾经湿痰治之而愈秋官郑过饮,舌本强肿,言语不清。此脾虚湿热。用补中益气加神曲、麦芽、干葛、泽泻而愈。
一膏粱之人患舌痛,敷服皆消毒之药,舌肿势急。余刺舌尖及两傍,出紫血杯许,肿消一二。更服犀角地黄汤一剂,翌早复肿胀,仍刺出紫血杯许,亦消一二。仍服前汤,良久舌大肿,又刺出黑血二杯许,肿渐消。忽寒热作呕,头痛作晕,脉洪浮而数,此邪虽去而真气愈伤。与补中益气倍加参、、归、术,四剂而安,又数剂而愈。
一妇人善怒,舌痛烦热,用降火化痰等药,前症益甚,两胁作胀;服流气饮,肚腹亦胀,经行不止。此肝虚不能藏血,脾虚不能统血。用加味归脾加麦门、五味而愈。若因暴怒,而患前症,用小柴胡加丹皮、山栀;血虚者,用八珍加参、术、柴胡、山栀、丹皮;虚甚须加炮一男子舌下牵强,手大指次指不仁,或大便秘结,或皮肤赤晕。此大肠血虚风热。用逍遥散加槐角、秦艽而愈。
一妇人冬患脑疽,肿痛热渴,脉洪数实。余用清热消毒散,溃之而愈。次年三月,其舌肿大,遍身患紫疔如葡萄,不计其数,手足尤多,各刺出黑血,服夺命丹七粒,出臭汗,疮热益甚,便秘二日,与大黄、芩、连各三钱,升麻、白芷、山栀、薄荷、连翘各二钱,生草一钱,水煎三五沸服,大小便出臭血甚多,下体稍退,乃磨入犀角汁,再服,舌本及齿缝出臭血,诸毒乃消,更与犀角地黄汤而愈。
一妇人善怒,舌本强,手臂麻。余曰∶舌本属脾土,肝木克之故耳。治以六君子加柴胡、芍药而愈。
先兄口舌糜烂,痰涎上壅,饮食如常,遇大风欲仆地。用补中益气汤,及八味丸即愈。间药数日仍作,每劳苦则痰盛目赤,漱以冷水,舌稍愈,顷间舌益甚,用附子片噙之即愈。服前二药诸症方痊。
Tags:《五脏》 《虚热》 《舌疮》 《足热》 《虚火》 《恶寒》 《命门》 《发热》 《胃实》 《舌本》 《舌肿》 《咽喉》 《寒热》 《口苦》 《肿胀》 《血泄》 《大便秘结》 《实热》 《便血》 《盗汗》 《脾气》 《血虚》 《归脾汤》 《小便频数》 《舌裂》 《阴火》 《上消》 《白虎汤》 《中消》 《承气汤》 《湿痰》 《舌痛》 《地黄汤》 《头痛》 《善怒》 《烦热》 《化痰》 《肝虚》 《五味》 《大肠》 《风热》 《逍遥散》 《清热消毒散》 《夺命丹》 《犀角地黄汤》 《补中益气汤》 《八味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喉痹诸症五 下一篇齿痛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