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页-[卷二十] 痘喑_中药方集

TOP

 
保婴撮要
[卷二十] 痘喑
】 【繁体
王海藏先生云∶痘疹初出后,声音洪亮,形病而气不病也。痘疹未发,声音不出,形不病而气病也。疮疹既发,声音不出,形气俱病也,宜用八风汤,或凉膈散去硝黄主之。窃谓前症若心火上炎,形烁肺金者,宜用人参平肺散。若津液不足,虚火熏蒸者,宜用六味地黄丸。凡小儿面素白善哭,足热腰痛,或解颅面白,黑睛淡者,出肾虚,痘面青善怒,或两头赤者,出肝脾虚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预为调补。若在乳下,尤当补其母,及慎饮食起居为善。此余之亲验者也。
一小儿仲冬出痘,呻吟烦躁,痛作渴,音哑便实。先君谓心肺实热之症,令急与水饮之,遂恣啜始定,大便稍和,更食梨子数枚得生。夫梨者利也,能令人作渴,今食之而安,乃内有实热而应用也。
一小儿痘愈,而声喑面赤,五心发热,小便赤少,先君谓肾经虚热,用地黄汤益气汤而愈。其时患是症者,用清热解毒之药,俱致不起。
一小儿痘愈而声喑面白,两睛多白,两足发热,作泻饮汤,脉浮数,左尺更数而无力,余谓禀肾经阴虚,朝用益气汤,夕用地黄丸加五味子,两月余声渐出,又服两月余而效。
一小儿出痘声喑,脉息如前,余用前药治之,声渐复清。又饮食过多,泄泻复喑,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地黄丸,声始如旧。
一小儿痘后,声喑半载,以为废人,余询之,但云头晕,其声即喑,脉浮而缓,按之不及一寸,此中气虚不能上接清阳之气耳,用补中益气汤、地黄丸俱加五味子,不半载,声音渐复。
一男子痘后患喑,恶寒体倦,劳则头晕,余谓元气虚而不能上升,不信,乃服清痰降火之药而殁。
一小儿十四岁,痘后劳而喉喑头晕,脉洪数而无力,恶寒发热,大便欲去而不去,余谓元气下陷也,宜用益气汤,不悟,乃杂用疏导之药,泄泻不止而殁。

八风散
(即八风汤)藿香(半两,去土)白芷(一两)前胡(去芦,一两)黄(二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二两)羌活(二两)防风(三两)上为末,每服入薄荷少许,煎汤调服

凉膈散
(方见痘疮裂)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金而声喑。(方见顶陷心烦
六味地黄丸
治肾虚声喑。(方见发热属阴阳)
补中益气汤
中气不足,不能上接清阳之气而喑。

五味异功散
(二方见寒战切牙)
Tags:《凉膈散》 《心火上炎》 《人参平肺散》 《津液》 《虚火》 《熏蒸》 《六味地黄丸》 《足热》 《腰痛》 《解颅》 《肾虚》 《善怒》 《烦躁》 《实热》 《水饮》 《发热》 《虚热》 《地黄汤》 《益气汤》 《清热解毒》 《阴虚》 《五味》 《泄泻》 《异功散》 《头晕》 《气虚》 《补中益气汤》 《恶寒》 《恶寒发热》 《下陷》 《八风散》 《调服》 《心烦》 《中气》 《寒战》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十] 痘疮痛 下一篇[卷二十] 痘痕赤白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