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条辨-第106页-[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二十七_中药方集

TOP

 
六因条辨 - 第106页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二十七
】 【繁体
暑痢色如冻,染以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宜用赤石脂,禹粮石,炮姜、粳米,共研粉调服,兼补中益气汤,堵截阳明也。
凡痢初起,必先伤脾,而后及肾,故古人治痢,虽先辨明暑湿之在气在血,而后施治,必以脾肾两脏为主。今痢色如冻,而染有水谷,虚寒之状已着。更兼肛垂里急,完谷不化,此脾肾失固,关闸已撤,的是直肠之险。(内经)云:肾者胃之关也,开窍于二阴。肾真失固,则胃关不守,致食入于胃,不及腐化而仍完谷。若非砥柱中流,截堵网关,则痢何以休。仿仲景少阴下痢之桃化汤,合禹粮石涩肠堵胃,勿使直下,庶得运化如常,而出纳有度,再兼补中益气以扶土升阳,得清气上升,庶善会(内经)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清气在下,则生餐泄之旨矣。再按仲景论泻痢,有寒而下利清谷者,因釜中无火,不能熟腐五谷,固厉虚寒。又有热甚而亦完谷不化者,虽云邪热不杀谷,据愚意言之,究系胃关失守,摄纳无权。予所阅是症,必系身热口干,舌赤少津,脉数无力,虚热者居多。大抵阴亏阳动,化生内风,纵横扰乱,清浊混淆,总属虚象,并非邪热。故每用胃关煎加赤石、禹粮以固涩之,往往收功。更有肢冷脉虚,面惨舌淡,此属虚寒,用桃化汤加人参、附子以温补之,亦可奏效。要之完谷直肠之病,虽有阴阳寒热之分,然寒固属虚,热亦不外乎虚也。若云邪热不杀谷,数廿年阅历以来,未可准信,故辨及之,以俟明眼定裁。
Tags:《暑痢》 《调服》 《补中益气汤》 《阳明》 《暑湿》 《虚寒》 《肾者胃之关》 《二阴》 《少阴》 《清气》 《浊气》 《下利清谷》 《五谷》 《邪热》 《虚热》 《内风》 《寒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二.. 下一篇[伏暑条辨二十八条] 伏暑条辨第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