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伤寒-第页-[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合并病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伤寒
[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合并病
】 【繁体
合并两经俱病并则一经证罢而并归于一经也太阳阳明合病有三证其邪凑有浅深之殊故用药有汗下和解之异治见各条三阳合病有二证其一证用白虎汤其一证无治法后人用小柴胡白虎之类盖此二证俱有三阳之候故不可汗下二阳并病有二证表未解者汗之表已解有里证者下之太阳与少阳并病有三证其一由误下以致心下硬成结胸其一项强如柔痉状心下硬如结胸刺肺俞肝俞慎勿发汗汗则谵语不止宜刺期门其一心下硬项强而眩者刺大椎肺俞不宜下也
合病
太阳(汗)与阳明合病胸满而喘者不可下麻黄汤太阳(解肌)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葛根汤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或曰由太阳表未罢而阳明里又至两阳合病热甚于表乘虚渐攻于里故下也其不下利而呕者邪气虽攻里未入于胃但气逆而呕故加半夏以止呕逆庞氏曰外证头痛腰疼肌热目疼鼻干也脉浮大太阳受病也长者阳明也头腰太阳也肌目鼻阳明也)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汤(或曰此表实里虚热入攻里故自下利若兼痰饮则呕也)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长者为顺脉眩者为负负者克贼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承气汤(或曰阳明土少阳木其脉弦者木乘土也不弦者不负也负者必死若滑而数者有宿食非负也故宜下)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不可汗下若自汗者白虎汤三阳合病脉浮大见关上但欲眠目合则汗小柴胡白虎汤(或曰此二证俱有三阳之证此不可汗下)
并病
二阳(解肌)并病太阳初得时汗之不彻转属阳明续自微汗不恶寒柴胡汤若太阳证不罢不可下可少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在表汗之不彻其人烦躁短气不知痛处宜更发汗则愈葛根汤二阳(下)并病太阳证罢潮热手足汗大便难谵语者大承气汤太阳少阳并病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心烦生姜泻心陷胸汤太阳(刺)与少阳并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不可汗汗则谵语不止刺期门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项强而眩者刺大椎肺俞慎勿下

愚尝疑合病并病之难明也久矣姑释之盖合病者二阳经或三经同受病之病不传者也并病者一阳经先受病又过一经病之传者也且如太阳阳明并病一证若并而未尽是传未通尚有表证仲景所谓太阳证不罢面色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烦躁气短是也犹当汗之以各半汤若并之已尽是谓传过仲景所谓太阳证罢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谵语者是也法当下之以承气汤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所以仲景论太阳阳明合病止出三证如前太阳阳明并病则言其有传变如此也又如阳经互相合病皆自下利仲景于太阳阳明合病则主以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主以黄芩汤少阳阳明合病主以承气汤至于太阳少阳并病其证头项强痛眩冒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大椎肺俞肝俞不可汗下太阳阳明并病已见上论但三阳合病仲景无背恶寒语句虽别有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乃属太阳证而非三阳合病也活人言三阳合病背恶寒者非也三阳若与三阴合病即是两感所以三阴无合病例也

夫并者乃催并督并之义非吞并相就之理然催并系去声吞并之并乃上声史记曰始皇初并天下即此理也夫并之理乃前病未解后病已至有逼相并之义故曰并病也经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云云如果并作一家则仲景不具两经之证而言也其非并字明矣又曰或云三阳合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似乎重出予曰各有所指不过表里之分耳夫三阳合病在表三阳阳明病在里事在两途即非重出在表者宜解散以痊安在里者非攻下则不可然表里证治迥各不同惟编目有似乎重出
Tags:《经证》 《太阳》 《阳明》 《合病》 《三阳》 《白虎汤》 《二阳并病》 《里证》 《少阳》 《误下》 《结胸》 《项强》 《谵语》 《麻黄汤》 《解肌》 《邪气》 《气逆》 《外证》 《头痛》 《鼻干》 《太阳与少阳合病》 《虚热》 《痰饮》 《宿食》 《承气汤》 《腹满》 《身重》 《口不仁》 《面垢》 《遗尿》 《自汗》 《病脉》 《柴胡白虎汤》 《恶寒》 《柴胡汤》 《阳证》 《面色缘缘正赤》 《烦躁》 《短气》 《潮热》 《大承气汤》 《心烦》 《泻心》 《小陷胸汤》 《心下痞》 《不传》 《手足汗出》 《传变》 《三阴》 《两感》 《表里》 《阳明病》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发.. 下一篇[卷五] 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