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医得效方-第页-[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 泄泻_中药方集

TOP

 
世医得效方
[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 泄泻
】 【繁体

去麻黄五积
炒过,名和气饮。治脾胃宿冷,腹内切痛,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泄泻黄或肝经受寒,面色青惨,厥而泄利。生姜三片,盐梅一个,红枣二枚同煎,大效。(方见伤寒阴证类。)
豆附丸
治丈夫妇人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手足逆冷,服不效者,此药主之。
肉豆蔻(炮,四两)木香(二两,不见火)白茯苓(四两)干姜(炮,四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二两)丁香(一两,不见火)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吞下,粥饮亦可,空心,食前服。

姜附汤
治下泄如水,或青或白,脐腹痛,手足冷,脉细欲绝,渐渐短气。由阳气暴绝,为迫,则注下不止。阳复则生,不复则死。又不止,灸气海百壮。伤寒虚证溏亦效。(中寒类。)
大已寒丸
治沉寒痼冷脏腑虚惫,心腹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久痢休荜茇肉桂(各四两)干姜(炮)高良姜(各六两)上为末,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加味四柱散
治脏腑虚怯,本气衰弱,脾胃不快,不进饮食,时加泄利,昼夜不息。
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木香(湿纸包,煨过)诃子(湿上锉散。每服二钱,姜二片,枣一枚,煎至六分服。

加味三建汤
治洞泄不止。
大川乌绵附天雄(三味并炮,盐水浸,去皮脐)木香肉豆蔻(煨裂)诃子(去核。各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十片,红枣二枚,盐梅一个,陈米一撮同煎,空腹热服。未效,仍
来复丹
治同上。(方见痼冷类。)
茱萸断下丸
脏寒腹痛,泄泻不止。
艾叶(炒)赤石脂川姜(各半两)吴茱萸(炒,二两半)缩砂仁肉豆蔻附子(炮,去上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下。

猪脏丸
治脏寒泄泻,不进饮食,气体倦怠。
吴茱萸(净去枝梗,不以多少,用水浸透)上用猪脏头一截,去脂膜净洗,将茱萸入脏内,两头扎定,慢火煮令极烂。用甑蒸熟尤好
猪肚丸
治脏寒泄泻,先用制成浓朴、附子二味,生姜、枣子煎服,空心,仍服此猪肚丸。
川乌(炮)附子(炮。各二两)干姜(炮)白术浓朴(各一两半)良姜(炒)肉豆蔻(煨)上为末,用猪肚一双净洗,以川椒一两去目,茴香一两,大面二两,入猪肚内,用线缝定梧子
椒艾丸
治脏腑虚寒,泄痢不止。
乌梅(去核,二两半,醋浸布裹蒸)揉成无滓艾(一两半)川椒(炒,去目)干姜赤石脂上除乌梅外,同为末,将蒸过乌梅肉研匀,更入熟枣肉、蜜少许,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
茱萸汤
治脾泄。多老人肾虚,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取净,不以多少)上用白水煮,去滓,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余药虽热
理中丸
治大便虚滑不禁。每一丸,用胃散一贴煎化服,便止。加盐梅同煎尤妙。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指头大。

君子汤
治脏腑虚怯,心腹胀满,呕哕不食,肠鸣泄泻。
人参甘草白茯苓白术肉豆蔻(湿纸裹煨熟,锉碎,以浓纸盛,压去油)诃子(煨,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

养正丹
治久冷泄泻,及休息痢疾。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吞下。多服收功。(方见痼冷类
Tags:《五积》 《外感》 《风寒》 《内伤》 《泄泻》 《面色青》 《阴证》 《豆附丸》 《胃虚》 《注下》 《肠鸣》 《脐腹痛》 《短气》 《气海》 《虚证》 《中寒》 《大已寒丸》 《痼冷》 《脏腑》 《自汗》 《久痢》 《加味四柱散》 《锉散》 《热服》 《断下丸》 《脏寒》 《虚寒》 《肾虚》 《大肠》 《理中丸》 《平胃散》 《等分》 《君子汤》 《去油》 《盐汤》 《调服》 《养正丹》 《休息痢》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 泄泻 下一篇[卷第五\大方脉杂医科] 泄泻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