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第页-[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中寒(附论)_中药方集

TOP

 
普济方
[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中寒(附论)
】 【繁体
内经曰。肺恶寒。形寒饮冷则伤肺。盖肺脉之循环胃口。苟为寒邪所中。则有咳而鼻塞



白石英丸治肺感寒邪。补益元气。
白石英(研)磁石(碎研)阳起石(研)肉苁蓉(汤浸切焙)菟丝(酒浸烂软捣焙)熟干地黄(各一两半)石斛(去根)白术五味子栝蒌根(各三两)巴戟天(去心一两一分)蛇床子(半两)防风(去叉一两一分)桂(去粗皮)人参(各一两)上为末。
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即可服十五丸。空心温服。米饮下亦得。加至三十丸。日二。

紫苏子汤治肺感寒气。咳唾浊沫。语声不出。有妨饮食。神思倦怠。
紫苏子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百合(一两)甘草(炙半两)陈皮(去白焙)桑根白皮(锉)赤茯苓神曲桔梗(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至七分。以绵滤去滓。通口热细呷。临卧再服。

麻黄汤治男妇远年肺气。轻感寒时。先觉发噎相似。加之喘急气促即便发作。但

初感寒打麻黄(去根节洗煮掠去沫)陈橘皮(去白焙各半两)桔梗(焙)防风(去叉)芎紫菀(去苗土)羌活(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双仁麸炒)甘草(炙)细辛(去苗土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取七分去滓。稍热徐服。不拘时候。

款冬花汤治肺中寒咳。呕浊唾不止。
款冬花桑根白皮(锉)人参前胡(各去芦头)甘草(炙)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夏(汤浸七次去滑)细辛(去苗叶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三分)桔梗(炒半两)上捣筛。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橘皮汤
(杨子建护命方)
治肺脏本热。因伤于风。寒热相交。痰唾稠浊。发而

成咳。服冷药其咳愈加。清涕不止。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去沫)羌活(去苗头)防风(去叉)芎紫菀(去苗土)桔梗(各一两)细辛(去苗叶一两半)甘草(二钱炙)上捣筛。每服二钱。
水一盏。生姜二片。同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一方空心吃。

参附散治肺气虚弱。中风寒咳唾不止。
人参(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干姜(炮)细辛(去苗叶)防风甘草(炙各一两)五味子独活(去芦头一两半)上为散。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华盖汤
(王氏博济方)
治肺感寒气。咳唾稠痰。久疗不瘥。
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陈皮(汤浸去白焙)桑白皮(细锉)赤茯苓(去粗皮各一两)甘草(半两炙)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五味子汤治肺寒涕唾稠浊。
五味子紫菀(去苗)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甘草(炙各一两)细辛(去苗叶)干姜(炮各半两)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大枣二枚。煎取七分。食后温服桂心汤。

治肺中寒咳唾喘息。
桂心(去粗皮二两半)麻黄(去根节煮去沫二两)甘草(炙)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款冬花(焙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麻黄饮治肺中寒气头疼咳逆。涕唾稠浊。鼻塞短气
麻黄(去根节煮去沫)前胡(去芦头)白前桑白皮(锉)杏仁(去皮尖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三寸切。煎取七分去滓。温服。

人参荆芥散
(严氏济生方)
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

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荆芥穗麻黄(去节)细辛(洗去土)桔梗(去芦炒碎锉)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通草甘草(炙各半两)上粗杵。每服四钱。水一盏半。
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护命方治远年肺气。发作有时。涕唾稠粘。上气喘促。临发咳嗽喘急时。先闻痰

与气。附在心下起。上冲于肺。即发嗽喘急。甚者。则闷绝不醒人事。此缘久服凉药。

大腑虚弱。正气不定。此疾感寒而作。如此危困。但一切远年肺疾之人。若久服冷药体

气虚弱。大腑虚冷。只就寸口。脉气微数。宜服此方。
防风(一分)芎(一分)枇杷叶(半两拭去毛令净)甘草(三株)上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九分。用硫黄丸五十丸。空心服。

人参紫菀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感寒邪。咳嗽喘急。胸膈痞闷。肢体烦疼。
人参(去芦头)紫菀百合贝母(炮)款冬花杏仁(汤浸去皮尖炒)甘草桔梗(上八味各一两)细辛(去苗土半两)上件为细末。次研杏仁令细。同前药和匀。炼蜜为丸。
每一两作一十五丸。细嚼。温热水送下。食后临卧。

九珍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脏乘寒。咳嗽喘急。喉中有声。
细辛(去叶土)射干半夏(汤浸七次)麻黄(去根节)黄芩白芍药五味子款冬花甘草(炙)上件九味各等分。粗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煎至八分。温服。

大五味子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胃受寒。咳嗽不已。呕吐痰沫。胁肋引痛。

喘满气短。睡卧不安。
五味子(一两)干姜(一两炮)肉桂(去粗皮三分)甘草(一钱半炙)款冬花(二钱)紫菀(一钱半)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五丸。用热汤化下。空心服。食后。

八味苏香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感风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满。语声不利。

面目浮肿。脉紫苏叶半夏曲紫菀五味子陈橘皮(去白)甘草(炙六味各半两)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炒)上粗杵。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食后临卧服。

姜椒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胃虚中寒。气道不顺。呼吸冷气。
白茯苓(一两)肉桂(一两不见火)桔梗(一两去芦头)白芍药(一两生)橘红(二两)川附(一两炮去皮脐)甘草(半两炙)蜀椒(半合去目隔纸炒倾砖上出汗)上件罗匀。
每服约三钱重。水一盏半。入生姜自然汁一蛤壳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老妇常服此。颇觉少病。

养肺汤
(出卫生家宝)
治肺感寒邪。上气喘急。咳嗽无时。声音不出。痰唾

稠。
紫菀(去土半两)款冬花(半两)杏仁(半两)五味子(半两)白茯苓半夏(一两汤洗十余次)桂(半两去粗皮)桔梗(半两微炒)紫苏子(半两微炒)上件为末。每服三钱。
Tags:《恶寒》 《鼻塞》 《白石英丸》 《五味》 《温服》 《麻黄汤》 《肺气》 《喘急》 《中寒》 《寒热》 《参附散》 《气虚》 《中风》 《短气》 《风热》 《咳嗽》 《咽干》 《气喘》 《正气》 《寸口》 《温热》 《等分》 《大五味子丸》 《呕吐》 《风寒》 《浮肿》 《半夏曲》 《胃虚》 《养肺汤》 《上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十八\肺脏门] 皮虚实(附论) 下一篇[卷二十八\肺脏门] 肺脏风毒生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