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页-[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伤寒过经不解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伤寒过经不解
】 【繁体
论曰伤寒为病,六经受邪,始传于三阳,病在表者可汗,其满三日,传于三阴,病入里者可下,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减如故,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故伤寒愈者,皆在十二日,若过此经,病犹不解者,为邪热结于里,其状或谵言妄语,或郁郁微烦,或腹满吐下,皆缘治之失宜,邪气稽留,故病过经不能解也,当随其证以治,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疾者,当根据坏病法疗之。
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盒饭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去皮酒洗)甘草(二两炙)上二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入芒硝一钱匕,更煎一两沸,放温顿服
治伤寒过经不解,热结在里,往来寒热,烦渴躁闷。犀角汤方犀角屑(一两)柴胡(去苗)吴蓝(各三分)大青升麻(各一两)乌梅(去核)黄芩(去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叶三十片,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过经半月不解。鳖甲汤方鳖甲(去裙醋炙)柴胡(去苗)升麻(各一两)乌梅(去核半两)枳实(去瓤麸炒)犀角屑黄芩(去黑心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下地黄汁二合搅匀,食后分温二服。
治伤寒十三日,过经不解,脐腹胀满,小便淋涩,烦闷燥渴。木通汤方木通(锉)葛根(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盐炒)槟榔(锉)滑石瞿麦穗(各一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葱白二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伤寒过经,心胸痞满,烦躁狂言,积热毒瓦斯,及妇人血风血气,经候不调,寒热有积。
万甘遂(连珠者)威灵仙(去土)五灵脂(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如伤寒日数多,有积热者,用鸡子清蜜水调下,如妇人前件病证者,绵灰酒调下,寻常热气,蜜水调下,冷即用葱汤调下,阳毒积热,入腻粉白丁香各半钱,生姜汁蜜水调下。
治伤寒发汗下之后,过经不解,胸胁满结,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小便不通
柴胡汤方柴胡(去苗二两)桂(去粗皮)黄芩(去黑心各一两)牡蛎(生用)甘草(炙各半两)栝蒌根(一两半)木通(锉一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葱白五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过经不解,三焦滞闷,身重疼痛。保安散方黄(锉)木通(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焙)桑根白皮(锉)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木香(三分)黑牵牛(一两炒捣取末半两)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浓煎枣汤调下。
Tags:《六经》 《三阳》 《三阴》 《两感》 《传经》 《阳病》 《头痛》 《阳明》 《少阳》 《阴病》 《腹满》 《少阴》 《舌干》 《厥阴》 《大气》 《精神》 《邪热》 《邪气》 《过经》 《坏病》 《谵语》 《承气汤》 《顿服》 《寒热》 《温服》 《鳖甲汤》 《地黄汁》 《木通汤》 《烦躁》 《狂言》 《威灵仙》 《头汗》 《小便不通》 《柴胡汤》 《三焦》 《身重》 《保安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二十二] 中风伤寒 下一篇[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伤寒可温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