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第页-[卷五] 秘方一百_中药方集

TOP

 
丹溪心法
[卷五] 秘方一百
】 【繁体
清六丸三焦湿止泄泻产后腹痛并自利者,以补脾补血药送之。治血六一散(一料)红曲(炒,半两)上为末,陈仓米饭丸。并不单用,与他丸同行。又加五灵脂一两,名灵脂丸,能行血。

参萸丸
治湿而带气者,湿热甚者,用之为向导,上可治酸,下可治自利。
六一散(一料)吴茱萸(一两,制)上为末,饮丸。若去茱萸加干姜半两,名温清丸,治痢效。

固肠丸
见妇人类。

补脾丸
有脾虚而恶汤药者,制此丸,用汤吞,省口苦而易于从也。
白术(半斤)苍术(三两)茯苓陈皮(各三两)芍药(半两)上为末,粥糊丸。加润下丸,可作催生用。上热甚者,加清金丸尤妙。与此药必无产患
白术丸
白术(一两)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丸服。上为末,粥丸。一方,枯矾、半夏各一钱半。

润肠丸
能润血燥、大便不通。
麻子仁当归桃仁生地黄枳壳(各一两)上为末,蜜丸。

回令丸
泻肝火,行湿为之反佐,开痞结,治肝邪,可助补脾药。
黄连(六两)茱萸(一两)上为末,粥丸。一方名左金丸,治肺火,茱萸或半两,水丸,白汤下。

青丸
肝火。方见胁痛类。

龙荟丸
泻肝火,治胁痛。方见胁痛类。

清金丸
泻肺火,热嗽。方见嗽类。

清化丸
治热嗽。方见嗽类。

咽酸方
方见吞酸类。

黄连清化丸
黄连(一两)吴茱萸(浸炒,一钱)桃仁(二十四个,研)陈皮(半两)半夏(一两半)上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百丸,姜汤下。

加减补阴丸
熟地黄(八两)菟丝子(四两,盐酒浸一宿)当归(三两,酒浸)白芍(三两,炒)锁阳(三两,酥炙)杜仲(二两,炒)牛膝(四两,酒浸)破故纸枸杞(一两半)虎骨(二两,酥炙)龟板(一两酥炙)黄柏(二两,炒)山药人参黄(各二两)冬加干姜二两上为末,猪骨髓入蜜丸,桐子大。空心服一百丸,盐汤下。

又方
白术白芍人参莲肉知母黄柏(等分)上为末,糊丸,朱砂为衣。服法如前。

清膈丸
黄芩(半斤,酒浸炒黄)南星(四两,生用)半夏(汤洗七次)上为末,姜糊丸。

宽中丸
治胸膈痞闷停滞饮食。
山楂(不以多少,蒸熟晒干)上为末,作丸服。

温清丸
治翻胃,伐肝邪。
干姜(一两)滑石甘草(各二两)上为末,丸服。

大安丸
脾经消导之药。
山楂(二两)神曲(炒)半夏茯苓(各一两)陈皮萝卜子连翘(各半两)白术(二两)上为末,粥糊丸服。
上丹溪秘撰方,已散于各类甚多,如阿魏丸、保和丸小胃丹越鞠丸大补丸、参术饮、束胎丸、血、痰为主。凡病血虚,四物;气虚,四君子;有痰,二陈。酌量轻重,加入主病引经之药,一循活法,不执专方。学人推此求之,则达其蹊径矣。
Tags:《清六丸》 《三焦》 《泄泻》 《产后腹痛》 《六一散》 《参萸丸》 《温清丸》 《补脾丸》 《口苦》 《润下》 《白术丸》 《枯矾》 《润肠丸》 《泻肝》 《左金丸》 《肺火》 《白汤》 《青丸》 《肝火》 《胁痛》 《吞酸》 《补阴丸》 《盐汤》 《等分》 《清膈丸》 《伐肝》 《大安丸》 《上丹》 《保和丸》 《小胃丹》 《越鞠丸》 《大补丸》 《血虚》 《气虚》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附录] 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 下一篇[卷五] 拾遗杂论九十九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