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入门-第页-[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_中药方集

TOP

 
医学入门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 【繁体

补中益气汤
治形神劳役,饮食失节,虚损身热而烦,脉大而虚,颈痛或恶寒而渴,自汗无力,气高而喘。兼治妇人室女经候不调。血脱益气之大法也。
黄(一钱,劳役甚者加五分)人参(久嗽肺有火者去之)甘草(各一钱,三味除肌热燥热圣药,)当归(和血)白术(助脾)陈皮(导气,又能同诸甘药益元气,独用泻脾)柴胡(引少阳清气左升,大除劳热)升麻(引胃气右升,而复其本位。同柴胡,须用酒各炒三遍。如咳嗽及有汗者,用蜜炒敛而降之。五件各五分,虚甚升、柴只用一分,汗多者全去之。参、、术有用至一两一服者,甘草有用二三钱一服者,水煎,巳未午初时温服。伤之重者连进二服,如得微汗即愈。忌多言劳役,静养一二时辰久方进美膳以助之。常服去升、柴,加黄柏三分以滋肾水,红花二分入心养血,多用破血。)
加味黄汤
又名保元汤。治阳虚背恶寒。即前方去升、柴、陈、归,加肉桂,甚者加附子。

升阳顺气汤
治春月口淡无味,夏月虽热犹寒,饥饱失常,以致腹胁满闷短气,喜怒不节,以致忧思气结,恐惧气下等证。即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加黄柏、草豆蔻、神曲、半夏。

人参汤
治夏天气热,精神不足,两脚痿软,烦热呕哕,自汗头痛痰嗽,心胁腹痛,胸中闭塞,小便频数,大便难而闭结,皆热伤肺之所致也,宜常服之。即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苍术、神曲、五味子,黄柏。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蒸人,四肢困倦,精神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支节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闭,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等证。即补中益气汤去柴胡,用黄一钱止汗除热;人参五分,当归、甘草各三分,补中益气;苍术一钱,白术、泽泻各五分,渗利除湿;升麻一钱,干葛二分,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神曲五分,青皮二分,陈皮五分以消食快气;肾恶燥,故以黄柏三分,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九粒,麦门冬三分,救暑伤肺金。中,忌汗下温针

升阳补胃汤
治长夏湿热,阳明、少阳下血。即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桂、芍、羌、防、干葛、独活、生地、牡丹皮。

升阳益胃汤
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
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黄二钱,人参、甘草各一钱,白术三分,陈皮四分,柴胡三分,加羌活、独活,防风各五分,以秋旺故用辛温泻之;白茯、泽泻各三分,渴者勿用;半夏一钱,黄连一分,白芍五分,姜、枣煎服。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剧,去茯苓、泽泻。何故秋旺反用参、术、芍药之类补之?脾胃虚则肺俱受邪,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若喜食不可饱食,恐胃再伤,忌不可啖食以损药力,宜安静少后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胃气稍强,少食果物以助之。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

神圣复气汤
治气乘冬足太阳寒气、足少阴肾水,子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侮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闭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流浊涕不止或肉不闻香臭,咳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作阵痛,目中流火,视物KTKT,耳鸣耳韵,头并口臭;或恶风寒,喜日阳,夜卧不安,常觉痰塞咽膈不通,口失味,两胁缩急而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阴汗,前阴冷,行步欲侧,起居艰难,掌中寒风痹麻木,小便数而昼多夜频,欠气短喘作渴,少气不足以息,遗矢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痛,牵心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便不调,烦心霍乱逆气,里急而腹皮色白,后出余气复不能努;或肠鸣,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皆寒水木复火土之仇也。干姜(炮)三分,半夏六分,柴胡一钱,本八分,防风、人参、郁李仁各五分,升麻七分,附子二分,当归六分,羌活一钱,甘草八分,白葵花五朵(去心),水五钟,煎至二钟;入黄、草豆蔻各一钱,陈皮五分,再煎至一钟;入黄连、黄柏(酒洗)、枳壳、生地各三分。以上四味,先一日水浸,又以细辛二分,川芎、蔓荆子各三分,先一日用水半钟,分作二处浸此三味,并黄柏等,煎正药作一钟,不去渣,入此浸药,再煎至一大钟,去渣空心稍热服。又治咬颊、咬舌、咬唇、舌强等证。宜食肉汁不宜食肉,不助经络火邪也。
大抵肾与膀胱经中有寒,元气不足者,皆宜服之,神效。于月生月满时,隔三五日一服,如急病不拘时分。

沉香温胃丸
治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饮食不美,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冷,大便利无度。又治下焦阳虚,脐腹冷痛,一切寒中,及疗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等证。沉香、甘草、良姜、当归、吴萸、人参、木香、茯苓、白术、芍药各五钱,附子、巴戟、干姜、茴香各一两,官桂七钱,丁香二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热米饮下,忌一切生冷物。
Tags:《补中益气汤》 《恶寒》 《自汗》 《室女》 《血脱》 《导气》 《少阳》 《清气》 《劳热》 《胃气》 《咳嗽》 《温服》 《保元汤》 《升阳顺气汤》 《口淡》 《短气》 《人参汤》 《精神》 《烦热》 《头痛》 《小便频数》 《五味》 《清暑益气汤》 《解肌》 《肾恶燥》 《温针》 《升阳补胃汤》 《阳明》 《升阳益胃汤》 《秋燥》 《舌干》 《肺病》 《洒淅恶寒》 《胃虚》 《形体》 《五谷》 《太阳》 《少阴》 《太阴》 《肺实》 《流火》 《耳鸣》 《口臭》 《恶风》 《阴汗》 《阴冷》 《中寒》 《风痹》 《少气》 《白带》 《霍乱》 《肠鸣》 《热服》 《舌强》 《经络》 《火邪》 《沉香温胃丸》 《脏腑》 《手足厥冷》 《腹冷》 《心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 下一篇[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