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第页-[卷十六\泄痢门] 四时用药例_中药方集

TOP

 
卫生宝鉴
[卷十六\泄痢门] 四时用药例
】 【繁体
溲而便脓血者。小肠泄也。脉若五至以上洪大者。宜以七宣丸。脉平和者。立秋至春分宜香连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药柏皮丸。四时皆宜加减胃散。如有七宣丸证候者。亦宜服此药。去其余邪。兼平胃气

【芍药柏皮丸】
芍药黄柏(各等分)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前。

【加减平胃散】
经云。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久下血则脾胃虚损。而血不流于四肢。却入于胃中而为血痢。宜服此滋养脾胃。
木香槟椰(各三钱)白术浓朴(制)陈皮(各一两)甘草(七钱)人参黄连白茯苓阿胶(炒)桃仁(各半两)上十一味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无时。
加减法○血多加桃仁。○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脓多加阿胶。○腹痛加官桂、芍药、甘草。○湿多加白术。○脉洪大加大黄。○热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泽泻。

【黄连阿胶丸
治痢。
阿胶(碎炒。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上各为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食前服。

诃黎勒丸
休息痢日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诸药不效者。
诃子(去核半两)母丁香(三十个)椿根白皮(一两)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饮送下。空心食前。

【鞠丸】
中风或中风湿脏腑滑泻。
附子芎白术神曲(各等分)上四味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米饮送下。此药亦治飧泄甚妙。素问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米谷不化。盖春木旺。肝生风邪。淫于脾经。夏饮冷当风。故多飧泄也。

陈曲丸
磨积止泻痢。治腹中冷疼。
陈曲(一两半)官桂人参干姜白术当归甘草(炙)浓朴(各半两)上八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淡醋汤任下。食前。日二服。

【曲术丸】
治时暑暴泻。壮脾温胃。及治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神曲(炒)苍术(泔浸一宿。炒。各等分)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不拘时。

【胃风汤】
治风冷虚气。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虚满。肠鸣疼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白术川芎白芍药人参当归官桂茯苓(各等分)上七味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粟米百粒。同煎至七分。热服。室心食前。量小儿加减服之。

当归和血散
治肠癖下血。及湿毒下血。
升麻当归身(各一钱)槐花青皮熟地黄白术(各六分)川芎荆芥(各四钱)上八味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空心食前。
Tags:《小肠》 《七宣丸》 《香连丸》 《柏皮丸》 《平胃散》 《胃气》 《等分》 《胃虚》 《温服》 《阿胶丸》 《诃黎勒丸》 《休息痢》 《中风》 《风湿》 《脏腑》 《飧泄》 《陈曲丸》 《泄泻》 《注下》 《肠鸣》 《湿毒》 《热服》 《当归和血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六\泄痢门] 阴阳皆虚灸之所宜 下一篇[卷十六\泄痢门] 痢疾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