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第324页-[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 面肿颊腮痛_中药方集

TOP

 
医学纲目 - 第324页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 面肿颊腮痛
】 【繁体
〔丹〕朱奶两腮热肿,膈壅之病也。
干葛桔梗(一钱半)升麻(一钱)苏叶(一钱半)甘草(炙,七分)薄荷(一钱)姜(一片)水煎服。
〔垣〕咽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羌活胜湿汤加黄芩、桔梗、甘草各半钱治之。如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防风、甘草、本通其经血,加黄连、黄芩消其肿,以人参、黄益其元气而泻其火邪
〔丹〕两腮肿。细辛、草乌等分为末,入蚌粉,以猪脂调敷肿处,口含白梅置腮边,良久肿退出涎患消矣。
消时,肿必先向下。
〔世〕治腮。
竹叶车前草柏子仁杵碎,热敷患处。
腮肿,用赤小豆末敷之,立效。
〔《山》〕腮。鸡子清调赤小豆末,及喉下诸般肿痛,用蜗牛飞面研匀,贴肿处。
〔《素》〕面肿曰风。(平人气象论)〔《千》〕主卒中风,头面肿。杵杏仁如膏敷之。
针灸面颊肿痛有三法∶其一取手阳明。经云∶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经,立已。又云∶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又云∶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为烦心也。又云∶痛,刺手阳明与之盛脉出血是也。
其二取手太阳。经云∶手太阳之脉是动,则颔肿不可以顾,所生病者,目黄颊痛,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其三取手足少阳。经云∶三焦手少阳之脉,所生病者颊痛。又云∶胆足少阳之脉,所生病者颔肿,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又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痛,取血者,盖取足少阳之血也。
〔《东》〕面赤颊热,恶风寒,颔痛∶攒竹、玉枕(灸三壮,妙)巨(灸五壮。)〔《集》〕颔肿生疮,名枯曹风∶合谷、列缺、地仓、颊车(不应,再取下穴)、人中承浆、玉液、金津、三里。
〔《甲》〕面肿,目痈肿,刺陷谷,出血立止。肿唇痈,颧主之。颊肿痛,天窗主之。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颊车主之。
Tags:《羌活胜湿汤》 《耳鸣》 《火邪》 《等分》 《车前草》 《赤小豆》 《平人》 《中风》 《针灸》 《三法》 《阳明》 《曲周》 《动脉》 《人迎》 《头痛》 《太阴》 《太阳》 《虚热》 《少阳》 《三焦》 《气逆》 《恶风》 《颊车》 《人中》 《承浆》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 面热面寒 下一篇[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面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