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第页-[卷之三] 嘈杂嗳气_中药方集

TOP

 
医学正传
[卷之三] 嘈杂嗳气
】 【繁体


《内经》曰;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夫湿面鱼腥,水果生冷,以及烹饪调和,粘滑难化等物,恣食无节,朝伤暮损,而成清痰稠饮,滞于中宫。故谓嘈杂嗳气吞酸痞满,甚则为翻胃膈噎,即此之由也。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乃痰火之为患也。
治法以南星、半夏、橘红之类,以消其痰。芩、连、栀子、石膏、知母之类,以降其火。苍术、白术、芍药之类,以健脾行湿,壮其本元。又当忌口节欲,无有不安者也。

脉法
右寸关脉紧而滑。两寸弦滑,胸中有留饮。寸脉横者,膈上有横积也。
右关弦急甚者,木乘土位,欲作胃反,难治。

方法
丹溪曰∶此为食郁有热,炒栀子、姜炒黄连,乃必用之药也。
肥人宜二陈汤,少加抚芎、苍术、白术、栀子。
湿痰气滞,不喜食,用三补丸加苍术,倍香附。大抵嘈杂是痰因火动,令人心嘈,似饥非饥,有积有热也,治痰为先,宜用山栀、姜汁炒黄连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臣,热多加青黛。(若食郁有热,栀子与姜炒黄连不可无。)蒋氏子心嘈索食,以白术、黄连、陈皮为丸,白汤下七、八十丸,数服而止。
嘈杂眩远,是火动其痰,二陈加栀子、芩、连之类。
嗳气,胃中有火有痰,用南星、半夏、软石膏、香附作丸,或煎服之。盖胃中有郁火,膈上有稠痰也。
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冲上,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
(以上丹溪方法凡八条)
三圣丸
治嘈杂神效。
白术(四两)黄连(五钱)橘红(一两)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津唾下,或姜汤下。

术连丸
治嘈杂。
白术(四两)黄连(四钱五分)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黍米大,津唾送下。

软石膏丸
治嘈杂嗳气。
南星(泡制)半夏(泡洗)软石膏()香附(童便浸透)栀子(炒,各等分)上为细末,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曲术丸
治中脘有饮则嘈,宿食则酸。(方见吞酸门。)
Tags:《嘈杂》 《嗳气》 《吞酸》 《恶心》 《痰火》 《健脾》 《忌口》 《留饮》 《二陈汤》 《湿痰》 《气滞》 《三补丸》 《白汤》 《郁火》 《噫气》 《上丹》 《三圣丸》 《术连丸》 《等分》 《宿食》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 痞满 下一篇[卷之三] 吞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