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第1253页-[卷之二十九\痞满门] 药方_中药方集

TOP

 
古今医统大全 - 第1253页
[卷之二十九\痞满门] 药方
】 【繁体
(仲景)
大黄黄连泻心
心下痞,按之濡,关上浮,或寸沉关浮而有热者。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锉,以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仲景)
附子泻心汤
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脉沉迟也。
大黄(二两)黄芩黄连(各一两)附子(一枚,泡去皮另煮)上锉,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渣,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仲景)
半夏泻心汤
治汗下后身寒痞满而呕,饮食不下,脉征,按之不痛,非柴胡证。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上水一斗煮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仲景)
生姜泻心汤
治汗下后胃中不利,干噎食臭,自利肠鸣,胁下有水气,而心下痞满。
半夏(半升,泡)黄芩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干姜(一两)生姜(四两)上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服,日三次。
(仲景)
甘草泻心汤
治下后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再下之痞益甚。此非结热以其胃中虚,客气上逆也。
半夏(半升,泡)黄芩甘草(各三两)黄连干姜(各一两)大枣(十二枚)煎法同上。
(仲景)
陷胸汤
治伤寒下早而成结胸痞满,手不可按。

小陷胸汤
治伤寒小结胸而痞不痛者。(二方并见伤寒门。)(《医林》)
加味陷胸汤
治热壅痞满,胸膈痛,或两胁痛
枳壳(麸炒)桔梗(各四钱)半夏(泡)黄芩栝蒌子黄连(各二钱)麦门冬(去心,二钱)上咀作二服,每服姜五片、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利下即安。凡疟利病后发热留滞胸膈,及其饮酒过度胸满结痛,亦宜服此,神效。
一法只用小陷胸汤加桔梗、枳壳甚效。

栝蒌实散
治胸胁痞满,胸中微痛引背喘急妨闷。
栝蒌实(另研)枳壳(麸炒)半夏(泡)桔梗(各等分)上为细末,姜汁糊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煎服亦可。

破气
治妇人气上逆,胸膈作痛满闷。
乌药香附子(各钱)紫苏陈皮檀香姜黄砂仁甘草(炙。各钱半)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盏、姜三片、葱一茎,煎八分去渣,入沉香、木香末各五分调服
(《金匮》)
栝蒌薤白饮
治胸痞之病,喘息咳唾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下紧数,薤白白酒栝蒌饮主之。
栝蒌实(一枚)薤白白酒(二升)上三味同煮一升半,分二服,食后温饮。
(《医林》)
开结枳实丸
(一名木香利膈丸)治湿痰痰饮,胸膈痞闷,时作鸣声。
枳实(炒)白术半夏(制)南星(泡)明矾(枯)大黄(各半两)牵牛(头末,二两)皂角(炙,去皮弦子)旋复花(各一两)青皮木香(各五钱)上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米饮下。
(《秘藏》)
木香消痞丸
因忧气郁结中脘,腹皮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正所谓治气不效,须如此药,加当归、红花方有效也。
木香干姜(各半两)甘草(炙)半夏(各一两)陈皮归尾(各三钱)柴胡(四钱)红花(五分)上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七十丸,韭汤下。
(东垣)
加味补中益气汤
内伤心下痞。(方见虚损内伤门。)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脉弦,四肢满硬便难,而心下痞,加柴胡、黄连、甘草。
大便秘燥,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身。心下痞控闷者,加白芍、黄连。心下痞腹胀加五味子、白芍、砂仁,如天寒少加干姜或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心下痞呕逆者,加黄连、生姜、陈皮,如天寒加黄连,少入丁香、藿香。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枳实三钱。如不能食心下痞,不可加,只根据本方服。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十九\痞满门] 药方 下一篇[卷之二十九\痞满门] 药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