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第页-[卷之四十一\诸气门] 药方_中药方集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四十一\诸气门] 药方
】 【繁体
(《和剂》)
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刺痛,不能饮食。
人参(一钱)半夏曲(三钱)甘草(炙、一钱半)肉桂(五分)上水二盏,姜五片,煎一盏,食远服
(《三因》)
七气汤
(一名四七汤)治七情九气,结滞成痰,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
半夏茯苓(各二钱)紫苏叶浓朴(姜炒。各二钱)上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远服。

指迷七气汤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作痛宜服。
香附子(制,二钱)藿香桔梗蓬术青皮陈皮肉桂甘草(各五分)益智仁半夏(制。各一钱)上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远服。
(《和剂》)
心气
治一切诸留滞气,胸膈痞闷噎不通。
紫苏半夏(制)枳壳(炒。各一钱)青皮陈皮大腹皮桑白皮赤茯苓麦门冬南木香(磨汁)浓朴(制。各八分)槟榔桔梗香附子藿香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分气紫苏饮
治气促喘急,腹胁疼痛。
陈皮桑白皮桔梗茯苓大腹皮五味子草果仁甘草(炙。各等分)紫苏叶(二钱)水煎加姜枣,入盐少许同服。

藿香正气
(方见寒门)治诸气郁呕吐,头疼发热,恶食不快。
(《和剂》)
苏子降气汤
治心腹胀满,喘促短急。
苏子(净炒)半夏曲前胡当归陈皮浓朴(制。各八分)桂(去皮)甘草(各三分)上咀,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服。常服消痰饮,散滞,进食。
(《和剂》)
木香流气饮
治诸气痞塞,胸膈膨胀,面目浮肿,四肢肿满,口苦咽干,大小便闭。
半夏浓朴白芷人参陈皮香附子(各七分)紫苏青皮丁香木香(磨汁)莪术白术木瓜木通槟榔藿香麦门冬大腹皮草果仁(各五分)赤茯苓石菖蒲(各六分)肉桂(三分)上水二盏,姜枣同煎,稍热服
(《集成》)
正气天香汤
治诸气。
香附子(二钱)陈皮(去白)乌药紫苏(各一钱)干姜甘草(各三分)上水盏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流气饮子
三焦气壅,五脏不和,胸膈痞满,肩背攻痛,呕吐气喘,痰盛浮肿,并皆治之。
木香(磨汁)槟榔青皮陈皮(去白)紫苏枳壳(去穣,麸炒)芍药茯苓川芎当归(酒洗)半夏(制)防风黄枳实(麸炒)大腹皮(墨豆水洗)乌药甘草桔梗(等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五嗝宽中散
治七气留滞,饮食不下,胸膈气胀,通用。(方见嗝证门。)(《医林》)
小降气汤
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
家紫苏天台乌药白芍药陈皮(各二钱)甘草(炙,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心统》)
治气汤
枳壳(一钱)青皮紫苏半夏(制)茯苓(各八分)甘草(四分)上水盏半,姜三片,煎服。气郁作痛加川芎、香附、浓朴。食积气痛加木香、砂仁、神曲。
胸膈饱闷加萝卜子、香附。犯寒痛加吴茱萸、良姜、附子。气郁成大加黄连、栀子。
Tags:《七气汤》 《半夏曲》 《食远服》 《三因》 《七情》 《咽喉》 《痰饮》 《恶心》 《分气紫苏饮》 《喘急》 《五味》 《等分》 《气郁》 《呕吐》 《发热》 《苏子降气汤》 《喘促》 《消痰》 《浮肿》 《口苦》 《咽干》 《热服》 《三焦》 《五脏》 《气喘》 《气胀》 《小降气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十一\诸气门] 药方 下一篇[卷之四十一\诸气门] 药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